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纂是为了推动民族与宗教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研究,并且向社会提供相关的学求资源和理论支持推动学求交流,凝聚有志于民族与宗教研究的海内外人士,加强少数民族宗教在宗教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本书的出版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为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及宗教问题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支持。
从本辑开始,《宗教与民族》改由国家民委民研中心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承办,其目的是提高文集的规格,增强编辑的力量,使文集的事业获得更有效的支持,期望以此开出一个新局面。
《宗教与民族》第三辑与前两辑相比在编排上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即新增设了“专题观察”栏目,以便突出重点,同时又兼顾其它。本辑相关栏目的内容是“西道堂观察”,文集以后还要陆续评介和研究各族各教涌现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经验。我们这样做有两点思考:第一,探讨宗教与民族问题,学者的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更不容忽视。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实践经验能够成为同时也应该成为学者理论研究的资源,所以我们应该面向地方和基层,重视群众的实际经验。第二,探讨宗教与民族问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隐患当然必要,而总结和推广各地成功的正面经验则更为重要,它可以给我们树立榜样,增加信心,有助于改进我们的实际工作。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世界,许多时候民族宗教问题影响了国际社会的政治局势,严重的甚至引发了民族对抗和流血战争。在有识之士看来,战争和对抗不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正当途径,只有对话与合作才能消除误解和仇恨。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看来,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惟有遵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取得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又有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优良文化传统。尽管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纷争时有发生,但是,这种纷争并不占据主流位置。因为,第一,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民族共同体并未因此而分裂,相反它始终稳定地存在和发展,并且其内部有强大的凝聚力;第二,宗教问题没有成为民族矛盾的强化剂,更不是民族冲突的焦点(个别地方、个别时期除外)。相反,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佛教和道教,是沟通各民族关系的桥梁,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儒、佛、道三家的和平能容品格也影响到中国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与新教),使它们减弱了原有的排他性,增强了包容性。所以历史上中国中原一带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也没有出现过宗教裁判所,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在多宗教多文化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