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贝拉(Robert N.Bellah)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生于1927年。1955年至1957年,任麦吉尔大学伊斯兰教研究所副研究员;1957年至1958年,任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60年至1961年,获得富布赖特奖金到日本进修;1967年起,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与比较研究福村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信仰》(1970年)和《破碎的契约》(1976年)等,他主持编写的《心灵的习性》(1985年,中译本由三联书店1991年刊行)曾引起广泛反响。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1955年我向哈佛大学远东语言系和社会学系提交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编写而成的。我从事的这项研究,代表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创举——哈佛大学首次由上述两个系共同授予一个联合学位。这种研究工作即是,把由更为关心远东文明的人本主义学说发展而来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源自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
感激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哈佛-燕京学院在经济上给予的资助,使我得以用全副精力从事这项研究和写作。是埃利舍夫(Serge Elisséeff)讲授的日本文学,第一次引起我对心学①的兴趣,同时也正是与他一道首次研究起心学原著的。我要感谢埃利舍夫教授和赖肖尔(EdwinO.Reischauer),他们在我对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方面给予了许多帮助。我的论文指导教师是佩尔泽尔(John Pelzel)和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从始至终给予我极大的帮助。
前者以其渊博的日本文化和社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后者为我勾勒出一个理论框架,使我的论文写作可以在这个框架中纵横驰骋。克雷格(AlbertM.Craig)通读了原稿,他提出的几点建议已经纳入文中。在审校日译英译文方面,马龙夫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并十分热心地协助我撰写了书末的术语条目和人名索引的文字部分。最后,我要对内子给予的各种形式的协助表示感谢。她不仅校订了全部手稿,打印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她是我最好的批评家,并始终是激励我完成这部书稿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