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读大学的时候,少年不识愁滋味,总以为曾经有一个年代,那是自己生命的乡愁……于是找史书看、找诗歌读,去到“五四”,发现在那前后的十年里,竟然有许多人是可以做知音的,不知不觉,喜欢亲近那些以“底”字做“的”字的诗与文,那些文人逸事、抒情美文乃至于无病呻吟,都翻得烂熟,学得极像。到了要写博士论文了,自然挑那些熟悉的人去写。可是在我写博士论文的时代,新文化运动中的人与事好像是非是极分明的,我不喜欢在这睦确定性中去重复什么,于是找了些看起来暧昧、尴尬的人与事来研究。这种研究下面的心态,未必不是一种少年时代头判逆的无意识痕迹。
现在,当年一起谈尼采、徐志摩的人均已四散,我自己也极平常地在做着学术和事功间的野狐禅,只是在不把“研究”、“出书”当成普升、谋职的手段时,重新看自己的文字,竟然有一种纯净感。我不在意这一本书的分量,我在意自己感觉到的这种纯净。所以,当书的清样摆在面前的时候,我自然地回到了读书的年代。这时候,想起了故交、同窗,想起生命中一去不复返的岁月,心中有一种痛,这种痛没有什么可以弥补,但我宁愿它存在。我亲爱的老师、同学、朋友,那时候曾经相敬、相昵、相怨的人们,我怀念他们,如同我依然怀念着的似水流年。
记得写完博士论文草稿的时候,看着房间里堆满的民国时代报纸、杂志的复印件,我心中只反复着一句话:“那些曾经活着的人,他们现在去了哪里?”现在看了这本书,我的疑问依然。
历史始于疑问,永无疑终结。
本书是博士论文,所有材料以论文完成时所见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