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杨巷人。我国著名国画家,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乳名松伢,上学后改名松岩,后改为松喦。出身于一个累代教书的清寒之家,自小酷爱学习,夜间还常点盏小油灯看书、习画、作文至深夜不息。其父是清代秀才,擅长诗、书、画,以教书为业。钱松喦 8岁随父入私塾读书,兼学书画及金石。1918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该校教师胡汀鹭精诗、词、书、画,名震江南。钱松喦便随师学画,技艺日益提高。他一面博览历代名画,广交书画朋友;一面刻意临摹名画。曾对一幅石溪真迹临摹 3年,又临摹唐寅、石涛等笔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长,奠定了他的传统绘画基础。后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学生时代已负盛名,曾创作《贯华阁图》,得到了名画家吴观岱的赏识。
建国后,钱松喦工作积极,刻苦钻研中国画艺术。1950年,他当选为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1954年被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和人民委员会委员。1957年,他从无锡师范调至江苏国画院任画师,并定居南京。从此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他满怀着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深入生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用他的画笔热情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革命胜迹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他对中国艺术事业的继承发扬,推陈出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2年开始为中国驻联合国大厦办事处作大幅国画《长城》。1973年创作《春满石城》和《泰山顶上一青松》。1974年为广州交易会工艺厅画一大幅山水画。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乘兴作画《南京新貌》,并题诗 2首。在庆祝建国30周年期间,曾举行大型个人画展。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十指负伤,握笔困难,因之偶作指画,别具神韵。
钱松喦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他生前给中共江苏省委写信,把他的百余幅艺术珍品赠给无锡市人民,在他无锡市桥巷的旧居内建立“钱松喦藏画室”。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自古洎今,哲匠间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
《中国名画家全集》是一套精选中国古今名家之杰作的丛书,自晋顾恺之到当代已故画家关山月。每本书都从画家的生平事迹、艺术特色、技法特点、画论理念等各方面反映画家,使读者窥其一斑。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杨巷人。我国著名国画家,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乳名松伢,上学后改名松岩,后改为松喦。出身于一个累代教书的清寒之家,自小酷爱学习,夜间还常点盏小油灯看书、习画、作文至深夜不息。其父是清代秀才,擅长诗、书、画,以教书为业。钱松喦 8岁随父入私塾读书,兼学书画及金石。1918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该校教师胡汀鹭精诗、词、书、画,名震江南。钱松喦便随师学画,技艺日益提高。他一面博览历代名画,广交书画朋友;一面刻意临摹名画。曾对一幅石溪真迹临摹 3年,又临摹唐寅、石涛等笔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长,奠定了他的传统绘画基础。后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学生时代已负盛名,曾创作《贯华阁图》,得到了名画家吴观岱的赏识。
建国后,钱松喦工作积极,刻苦钻研中国画艺术。1950年,他当选为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1954年被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和人民委员会委员。1957年,他从无锡师范调至江苏国画院任画师,并定居南京。从此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他满怀着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深入生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用他的画笔热情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革命胜迹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他对中国艺术事业的继承发扬,推陈出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2年开始为中国驻联合国大厦办事处作大幅国画《长城》。1973年创作《春满石城》和《泰山顶上一青松》。1974年为广州交易会工艺厅画一大幅山水画。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乘兴作画《南京新貌》,并题诗 2首。在庆祝建国30周年期间,曾举行大型个人画展。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十指负伤,握笔困难,因之偶作指画,别具神韵。
钱松喦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他生前给中共江苏省委写信,把他的百余幅艺术珍品赠给无锡市人民,在他无锡市桥巷的旧居内建立“钱松喦藏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