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国镛,男,1959年12月生,重庆市长寿区人。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党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秘书长、重庆市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1980年起先后就读和进修于西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等,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在空军雷达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任教并担任西南师范大学马列基础部副主任、经济政法学院副院长、政法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出版专著《中国抗战重庆陪都史专题研究》、《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现代化建设思想比较研究》、《经营谋略学概论》、《重庆国民政府》、《民国史纪事本末》(第六卷)等10余部;主编教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解读》、《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等10余本;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文)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两课”优秀教师、西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等。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等三项;先后获重庆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重庆市教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共4项。
内容简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抓住机遇,奋发图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笔者对中国抗战重庆陪都史的研究,始于15年前。1990年8月,重庆市历史学会有一些老同志,他们经常一起协作攻关,撰写出了《国民政府重庆陪都史》等专著。笔者有幸成为他们培养的对象,不仅参与其中,而且还受到他们的重用。1993年10月,由重庆市政协、重庆市党史学会、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重庆陪都史研究会等10家单位联合发起,重庆大学主办,重庆钢铁集团总公司协办,召开了中国首届“重庆抗战陪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的文章不仅入选,而且还在大会上进行发言。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重庆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决定编撰一套反映重庆抗战的丛书。初定15本,后来增加1本,变为16本。其中笔者和杨光彦(当时为西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教授)、陈明钦(马列部主任)等接受了《重庆国民政府》的编写任务。经过艰苦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好评。1997年,笔者与杨光彦教授一起,又得到南开大学魏宏运教授主持的辽宁省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民国史纪事本末”(七卷本500万字)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下册的编撰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也圆满完成了任务。自那以后,笔者并没有放松在这方面的思考,相继写了一此文章。
重庆抗战历史地位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和之后又有较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抗战重庆历史地位研究几乎被视为“禁区”。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界特别是重庆的史学工作者坚持“以史为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过去视为“禁区”的抗战历史特别是重庆国民政府历史的研究开始逐步涉猎,开辟了许多研究新领域,涌现出了一些专家学者,发表和出版了不少研究成果,繁荣了史学舞台。
这种繁荣并没有结束,本书就是这繁荣的万花园中的一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