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我们很多人知道诸葛亮,并不是读过史书里对他事迹的讲述,而是借助于评书、小说、戏曲和传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一是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能够“未出茅庐”;其二则是因为他忠于刘备,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但事实上,诸葛亮是否就是如此完美元瑕的忠臣呢?如果不是,那么又是谁塑造了一个忠肝义胆的诸葛亮呢?他究竟是怎样被神化的?人们又为什么要神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