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精神医学的概念是从传统精神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病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类精神疾患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发生一些 偏向,即其研究对象越来越局限于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而忽略了为数更多的神经症、 人格和适应障碍以及伴发于其他疾病的轻度精神障碍的患者,同时其服务范围越来越限制于精神病院之内,仅着眼于诊断和治疗,而忽视了环境和社区在精神疾患防治中的作用,并造成精神病学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分离倾向。
从50年代以来,传统精神病学概念遭到了挑战,逐渐被新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 精神医学所取代,主要原因是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模式强调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完整的、社会的“人”,“人”是生活在一定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生物;来自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形成人的复杂心理活动。后者又通过各种生物学中介机制来影响机体的功能状态。这种医学模式的整体观的新发展,反映在精神医学方面,尤为突出。
正是上述各方面的原因,传统的狭义的精神病学概念,逐渐由范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 精神医学所取代,其内容包括:(1)传统狭义的精神病学范畴的扩大。(2)研究心理社会因 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影响,亦即广义的精神卫生的内容。但是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的 影响,要使各料医生都能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作用,还须经历一个过程,而加强精 神医学的在校教学是加快这一过程的第一步。为此,我国在1981年制定教学大纲会议上, 把“精神病学”大纲改称为“精神医学”大纲,在其内容中加强了其他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神经症、适应障碍等轻度精神障碍的教学,希望医学院校学生在毕业后的医疗实践中,能认识和处理本专科疾病患者中的心理障碍问题。精神医学与精神病学两者虽是一字之差,但对学科发展而言影响极大。
精神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离不开临床。精神医学的临床工作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详细、全面、重点地收集病史资料,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熟练地进行神经系统和体格检查,有技巧地通过全面的精神检查,以发掘精神症状和了解发病的有关因素,根据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制订综合性的治疗计划,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判定治疗效果和帮助病人重建社会适应和康复。要做好精神科临床工作,并非易事,要有一定的书本知识和高年医师的指导,以及相当时间的临床实践。
从精神医学发展史来看,几乎所有杰出的研究者,都是优秀的临床家。现代精神病学奠 基人Kraepeli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许多主要的精神病病因问题尚未阐明,故当前的 研究工作者仍然认为精神科临床分类学要走在病因探索的前面。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Fish曾提出这样的论断:“随着精神药理学、生物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发展,认真的临床工作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缺乏临床知识,精神病学的其他研究将是不见成效的”。因此,在当前不论是生物精神医学和社会精神医学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临床工作基础上。本世纪60年代起,许多精神研究工作者,集中于临床诊断的研究,他们致力于如何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比较各国和各学派临床诊断的异同,这导致了诊断标准的问世,也说明对精神科临床工作研究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我希望有志于发展精神医学的年青医生,都要重视打好扎实的临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