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的体例是具有创新性的,目前世界上没有同体例的著作。学术体例上,全书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外交决策理论研究,二是中国外交决策研究,三是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外交决策进行研究。这种体例以前在国内外同类著作中是没有的。我主要是从学术体系的完整、全面、系统和具有一定深度出发,力争写成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考虑的。另外,还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从我本人的学术创作经验看,这种完整的创作体例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要和阅读习惯,适应面比较广(1989年1月,我作为第一作者在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国际关系学》也是采用这种完整的体例。十几年来,该书已印刷3次,至今还是各大院校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也力求学术方面的创新。一般说来,一本书如果有20%的内容是创新性的就很有价值了。而本书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我都是从创新的目的出发创作完成的。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而我在这方面是最早进行研究的。几年时间里,为了把这方面的研究做准确、做扎实、做出彩,经常独自面壁凝神思索。宝山无径全靠独自斧凿刀劈,学海有涯惟有众生辛勤横渡。由于是学术创新,其中的难度自然可想而知。全书在体例、设置、断限、取舍、加强、补遗方面均需自创琢磨,难有借鉴,写作过程中多次彷徨、停顿,甚至推倒重来,但我始终没有放弃,最后在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下完成了书稿。
本书在材料收集方面也有特点。本书写作中引用的资料都是公开发表的出版物中的资料。但是我利用外交学院从属外交部的优势,以及进入外交学院读书任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这个系统所受到的熏陶,接触了一些其他部门可能了解不到的材料,常年系统地听一系列重要的报告及参加一些会议,虽然并不一定直接与本书的写作相关,但对透视、把握中国外交决策机制还是很有帮助的。在写作过程中我没有申请查看未解密的档案(未解密的档案,即使看了也不能用),但是我通过与大使等各级外交官的访谈、参加各种研讨会、来自学界前辈和卸任高官的审定帮助,努力使有关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中的各段叙述内容尽量接近于历史事实并有所披露。所以本书的最大亮点集中在“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部分。但由于外交决策的过程在世界各国的外交研究中的保密性、敏感性等原因,都是难以在最近期复原再现的,因此疏漏错误难以避免,恳请各界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