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胡宁,男,祖籍安徽休宁,1916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宿迁。1928年进镇江中学读初中,1931年进苏州中学读高中。1934年进浙江大学物理系,1935年转学至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在昆明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并在周培源指导下研究流体力学的湍流问题。1940年考取清华留美公费生。1941年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先后师从冯·卡门研究流体力学的湍流问题和师从埃普斯坦研究量子力学对原子核构造的应用,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泡利的指导下研究核力的介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1945~1950年,先后访问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等研究机构。1951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聘研究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后被聘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和更名后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56~1958年赴苏联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理论组组长。
胡宁的主要贡献是于1947年首先发表通过高阶微扰计算而得出的双星系统的引力辐射阻尼公式,提供了定量检验引力波存在的一种可行的手段。他还在量子电动力学、介子场论、色散关系理论、超高能碰撞多重产生过程、基本粒子内部对称性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参加并协同主持了1965~1966年北京层子模型协作组的研究工作。
胡宁回国后一直没有离开教育岗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理论物理研究人才,出版过《电动力学》、《场的量子理论》、《胡宁论文选集》和《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场理论》(遗著)等著作。
胡宁无党无派,曾担任中国引力理论及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和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胡宁1997年12月26日病逝于北京。
内容简介
关洪教授生前对《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理论物理专辑》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在深入研究原子论和量子力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撰写了一本高水平的物理学史读物《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对物质微观构造认识的发展》。这本同时贯穿物理学史和思想史的著作出版以后,不仅在物理学界受到欢迎,同时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引起反响,尤其得到科学哲学领域专家的重视。该书的学术意义延伸到物理学之外的哲学,对这两个领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做了深刻的揭示。这是以关洪教授长期厚实的研究经历为基础的,对于其他研究者有很强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为了纪念导师胡宁先生,关洪教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材料,访问有关人员,精心考证,写出了这本《胡宁传》。本书内容翔实,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既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又是一本对广大青少年有教育意义的读物。在得知关洪教授不幸逝世的消息以后,我们对不能在他生前最终定稿深感惋惜。我们决心既要以对作者和广大读者认真负责的精神,努力尊重作者和传主家属的意愿,又要使本书叙述的事实切合实际,具有较高的质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此作为对关洪教授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