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晓博,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年6月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毕业分配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为同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推荐人选,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与国际竞争、国际银行理论与业务创新等领域,在《国际贸易问题》、《当代财经》、《财经论丛》、《世界经济文汇》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编研究生、本科生教材《国际结算与信贷》、《货币金融学》等;主持并参与过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包括“上海推动内资中小型企业出口高新科技产品的对策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上海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上海市外经贸委“十一五”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后发优势与经济发展”(同济大学文科科研基金),“重大体育赛事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上海市体育局科研基金项目)以及“《ECADI战略规划纲要》评估及建议”、“基于循环经济的安徽涡阳县造纸行业发展规划”、等横向课题。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章确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指出创新所在,追述前人成果。第二章首先引入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后发优势的约束性条件,揭示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一些后发展国家发挥“后发效应”、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第三章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揭示了后发国家及其后发地区实现后来居上的直接基础和内在机理。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近代有关后发优势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近代对外开放思想方面。对外开放,取人之长,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围绕影响经济赶超的各种因素确立了实现后发优势的途径。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各具时代特点而又一脉相承的赶超思想,然后集中论述了中国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思想。前者涉及如何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如何处理好引进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后者涉及制度因素的有效安排,以及对中国改革中的后发优势的分析。第六章是对中国近现代区域性后发优势思想——西部开发政策思想的研究。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再到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在为整个中国前途殚思竭虑之时,多对中国西部开发表示关注。之后在阐述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对发挥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