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胡一三,男,河南鹿邑人,1941年2月生,196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原副总工程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兼职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抗洪抢险专家,治黄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防洪、防汛、河道整治及科技管理工作。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防洪减淤运用关键技术研究”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堤防工程新技术研究”获水利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黄河防洪志》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等奖。《黄河防洪》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对策建议”获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一等奖。著作有《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黄河防洪志》、《黄河防洪》,《黄河河防词典》、《黄河埽工与堵口》、《河防问答》、《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黄河高村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整治》。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94—1999年进行的三门峡水库汛期发电原型试验研究为基础,结合对三门峡水库库区河段的冲淤演变和水库排沙基本规律的分析,较为详细地研究了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综述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兴建、改建过程;第二章详细研究了汛期发电原型试验前库区河道不同时段的冲淤特性;第三章提出了水库运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指标以及汛期发电的运用方式;第四章分析了汛期发电原型试验期间入库水沙条件及其变化原因;第五章分析了汛期发电原型试验期间非汛期、汛期库区河段的冲淤特性及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第六章依照潼关高程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潼关高程的变化特点及原因;第七章分析了汛期发电原型试验期间发电效益、合理处理排沙与发电的关系、减轻水轮机磨损等问题;第八章为缩短三门峡水库高水位运用时间,提出了三门峡水库应采用“适时调控”运用方式;第九章概述了全书的主要结论。
本书可供从事黄河防洪、防汛、多泥沙河流的水库运用、河床演变、河道整治、泥沙研究、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