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曙光,经济学教授。1939年9月8日生,陕西长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1959-1963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学习:1963~1966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79年被评定为助理研究员,1983~1984年借调至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985年晋升副研究员,1988年破格晋升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聘为博士生导师。曾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三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获第二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特别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曾参与“六五”经验总结、“七五”国力预测、“八五”改革大思路、2000年的中国、中国以及深圳和海南发展战略、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亲自主持了体制变革中的宏观经济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学科、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测算、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中国土地问题等重大课题。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著作20多部,英俄文译著5部(篇)。
主要著作有:《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1982),《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副主笔,1990),Measuring the Costs of Protection in Chin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1 Economics & Uniru1e Institute of Economics,Washington,DC 20036—1207(《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测算》,合著,1998),《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1999),《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1999),《经济自由与思想自由》(2004),《中国转型中的制度结构与变迁》(2005),《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主编,共6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主笔,共6集)等。
内容简介
《学术论文卷》共收入25篇学术论文。按时间顺序分三个时段编排,80年代6篇,90年代9篇,本世纪以来l0篇。这些文章不仅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的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略论自负盈亏”不仅明确提出自负盈亏是商品经济的经营原则,而且讨论了国有企业的破产问题,其局限性在于,认为企业可以破产,而职工不能失业。
“关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的一点补正和考证”真正发现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缺陷和错误,并提出了补充和修正的意见。在当时学习马克思的高潮中,这是冷静思考的结果。它不仅超越了此前关于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的争论,也是现在那些研究马克思的人没有做,也不去做的。
“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中的贸易问题——国际经验和中国的选择”是在认真阅读库兹涅茨的《各国的经济增长》和钱纳里《大国模型》后写的一篇文章,通过中国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较,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贸易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及其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而且发现和揭示了贸易结构和生产结构转换及其相互适应的规律性。中国在90年代以来的发展证明了本文的论断。该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