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哈里耶特·比彻·斯陀夫人(1811~1896),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北部康涅狄格州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喜欢读书,爱好文学,尤其喜欢拜伦、司各特等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她做过教师,也参加过一些文学活动,1852年发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问世后,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从而使她一举成名。她的其他著作有:《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1856),《奥尔岛上的叫珠》(1862),《老镇上的人们》(1869),《粉色和白色的暴政》(1871),以及一些宗教诗。她还写过一篇虚构的维护女权的著名论文《我妻子和我》(1871),林肯总统在接见斯陀夫人时,称她是“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叶,美国北方肯塔基州农场主谢尔比家有一名忠心维护主人利益的黑奴,大家都称呼他为汤姆叔叔。因主人在股票市场投机失败而破产,主人只好将此汤姆等十名黑奴价卖给奴隶贩子利格里抵债。一起乘船运回南方。在船上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小女孩,特别喜欢汤姆叔叔唱歌,就坚决请求她的父亲圣克莱尔买了下汤姆叔叔、由于圣克莱尔主张解放黑奴,利格里等奴隶主对他恨之入骨,隧下毒手将他暗杀,从此,汤姆叔叔又落入奴隶贩子利格里手中。汤姆叔叔为解救不愿充当利格里玩物的奴女卡茜,被车撞得重伤致命。他在生命奄奄一息的时刻,终于悟出了只有斗争才会有自由的真理。他督促黑奴们尽快离开这人间地狱,于是黑奴们砸开水闸在白人的帮助下,与利格里展开斗争。这时汤姆叔叔躺在他的小屋里,眼看着利格里自认失败落魄离去,对自己黑人同胞能取得胜利,以及有许多白人都站在他们一边而无限欣慰地离开了人间。
背景: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以及第二畅销的书,仅次于最畅销的书《圣经》)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在它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竞相引用。
《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启发而写作出的各种剧本,还促进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产生,不少的这些形象在当今都为人们所熟知。譬如慈爱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顺从、坚忍并忠心于白人主人的汤姆叔叔。最近几十年来,《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这些消极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本书作为“重要的反奴隶制工具”的历史作用。
小说的起源
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斯托夫人,是哈特福德女子学院(Hartford Female Academy)的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积极的废奴主义者。1850年,美国通过了第二部《逃亡奴隶法》,将协助奴隶逃亡定为非法行为予以惩处,并限缩逃亡者与自由黑人所拥有的权利;为了回应这部法律,斯托夫人写成了这部小说。小说的绝大部分都是在缅因州的不伦瑞克镇完成的;斯托夫人的丈夫卡尔文·斯托(Calvin Stowe)在任教于当地他的母校鲍登大学。
1872年的一幅斯托夫人的雕版图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一部分创作灵感来自乔赛亚·亨森的自传。亨森是一位黑人男性,他曾是奴隶主艾萨克·赖利(Isaac Riley)所拥有的一名奴隶,生活并劳作于马里兰州北贝塞斯达地区的3,700英亩(15平方千米)烟草种植园中。1830年,亨森逃到了上加拿大省(即今安大略省),并摆脱了奴隶身份;此后,他协助了一些逃亡奴隶抵达该地,自己也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写出了他的回忆录。斯托夫人自己也曾明确地承认,是亨森的作品启发了她,从而让她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当斯托夫人的书闻名于世后,亨森以《汤姆叔叔的回忆录》(The Memoirs of Uncle Tom)为名再度发表了他的自传,并在美国与欧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斯托夫人在她的小说中借用了亨森家的名称。亨森的家在1940年代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即今日安大略省德累斯顿附近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历史遗迹。而亨森在奴隶时期所居住的那间小屋,至今还遗存在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县境内。
西奥多·德怀特·韦尔德与格里姆克·西斯特斯合著的《美国的奴隶制度:千人目击证词》(American Slavery As It Is: Testimony of a Thousand Witnesses)一书,亦被确认为小说的部分材料来源。斯托夫人也表示说,当她居住在与蓄奴的肯塔基州一河相隔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时,她曾采访过大量逃亡至该地的奴隶,而此中获得的材料后来亦成为了其小说的基础。在辛辛那提市,有着一些地下铁路秘密网络的废奴主义支持者,他们积极于帮助那些从南方逃亡的奴隶。
在1853年发表的《汤姆叔叔小屋题解》一书中,斯托夫人提到了写作这部小说的大量灵感与材料来源。斯托夫人发表《题解》这部写实作品的原因,是为了支持她对奴隶制度恶行的主张。不过,后来的研究也指出,在出版《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前,斯托夫人实际上并未阅读过《题解》中提到的不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