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陈洪绶(1598一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明末诸暨(今属浙江)人。幼年喜绘画,师蓝瑛,及长求学刘宗同,补生员后,屡试不中,至北京捐为国子监生。相传他四岁那一年,住在订亲的岳父家,房间刚刚粉刷完,四壁洁白,岳父离家时,对家僮说:“小心不要弄脏了刚粉刷的房子。”过了一会,洪绶走进房间,对家僮说:“你怎么还不去吃饭呢?”僮仆走后,他就在粉壁上画了一个拱手而立的关羽像,有九尺高,家僮回来看到吓得号陶大哭。岳父闻声赶来,一眼见了,疑为真的关羽,慌忙下跪,顶礼膜拜,并从此把这间房子作为专门供奉的地方。此虽传说,亦颇有趣味。
更可喜的是,这位“神童”,非常虚心,有一次,他被杭州府学里宋代李公麟画的72贤石刻吸引住了,就闭门画了十天,临了个副本,人们都认为他画得很像。后又去画了十天,人们却认为不很像了。洪绶很高兴,因为他认识到,光临摹不是目的,能创新,才是自己的路。陈洪绶在科场虽不得意,但在绘画上却“艺日精而名日盛”。崇帧年间,被召入宫,任舍人,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饱览宫廷名画。以后看到明朝政治腐败,于明亡的前一年,毅然离京,返回故乡。明亡后,一度削发为僧,避乱云门寺。为了生计,在绍兴、杭州,卖画糊口,这是他一生创作最盛时期。他虽然穷困潦倒,却对金钱看得很轻,对豪强权贵“虽千金不为动笔”(周亮工《读画录》)。但能济贫。无论小夫稚子,还是歌妓老卒,他都乐于作画相送。有一次,一个老兵请他喝酒,要他作画题诗,他慨然应允。他去世前的秋天,朋友戴茂齐送他一幅文徵明的花鸟画,一个朋友因儿子生病,他就把画抵押一些钱,给朋友儿子做药费;自己画了“博古叶子”,回赠给戴茂齐。陈洪缓的画作常采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内在的生命力。如画古梅,树干淡而粗,分枝浓而细,有力地衬托出古梅的特质;画荷花,荷叶画得近乎圆形,然后用肥大的花花来冲破荷叶的边缘,显得生机勃勃。陈洪绶创作《屈子行吟图》时,年方十九,正是明朝行将崩溃的时期。
他读《离骚》,有感于怀,于是创作了《九歌图》木刻插图11幅,借历史故事,抒发他对乱世的哀怨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他艺术才华早熟的体现。画面通过古树野花、顽石曲径的简明勾勒,大块空白天地的随任铺设,造成一个荒寒凄凉、萧瑟幽寂的深山古道意境。有效的渲染了屈原流放独行的环境。还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屁原愁眉锁眼,面容惟悴,髯髯垂须,昂首远视,显示抗争不屈的性格。
他的《归去来图》,写于明亡以后,时年已53岁,是规劝老友周亮工不要降清而作的。借晋陶渊明的形象来伸张正义。作品着力写其中的《解印》一段,并题词曰:“糊口而来,折腰而去,乱世之出处。”有人曾赞佩地说:“其旨微已。”含义根深很细,劝诫友人,用心良苦。他又曾为《西厢记》、《鸳鸯冢》两种戏曲剧本画过插图。在《西厢记·窥简》一幅中,精心描绘几扇屏风来衬托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所画《水浒叶子》以当时饮酒游戏的纸牌形式,歌颂绿林豪杰。所画人物生动,汪念祖《叶子前小引》中说“颊能生风,眉尖出火,一毫一发,凭意撰造,无不令观看为之骇目损心。”他对中国绘画,特别是版画,做了巨大贡献。
陈洪绶:《戏婴图》《白居易四趣图》《观音像图》《荷花鸳鸯图》《蕉阴读书图》《九歌图》《梅石蛱蝶图》《人物图》《三处士图》《仕女图》《唏发图》《雅集图》《调梅图》 《幽居乐事图》《宣文君授经图》《松下高士图》《松下高士图二》《树下罗汉图》《老树图》
《山水图》《三菩萨图》《人物图》《梅雀图》《临流图》《林深鸣琴图》《莲石图》《花鸟图》《独坐图》《独坐图二》《调琴图》《槎竹石图》《陶渊明故事图》《水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