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成就的取得却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经济学者至今尚未系统地提出过能够直接指导中国经济实践的完整理论,自然也不可能对这一伟大实践给出清晰明了的理论指引,在中国,经济实践已经走在了经济理论的前面
[1]。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经济学者将其暧昧地归功于西方经济学
[2]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变革
[3],另一些经济学者将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4],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进而得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观点
[5]。
虽然不应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及共通之处
[6],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不应被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出发揭示剩余价值和垄断利润,其哲学基础是唯物论与辩证法;西方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边际效用和一般均衡,其哲学基础是唯心论(人性论或是披上心理科学外衣的人性分析)与形而上学。需要指出的是,哲学基础的根本不同,或者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差异,使得任何企图抹平鸿沟并进行调和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毋论二者孰是孰非,用以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却不能长期如此:一方面宣称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却用曾被痛斥为“庸俗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观点去解释和说明具体实践,而貌似独树一帜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则以应用个别来代替理论一般,以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否定理论本身的普适性,其荒谬程度丝毫不亚于试图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7]。语言学家G·弗雷格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一种论述越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其作者的民族性也就越不容易被辨认,也就越容易被翻译
[8]。这一具有哲学意蕴的结论对于经济学研究也应当是适用的!
但如此一来,“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这一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的现实彷徨
[9]: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学者偏安一隅、孤芳自赏,耽于训诂考证和引经据典,越来越远离丰富多彩、正在创造着历史的社会现实;而更多热衷风雅、紧跟时尚的经济学子则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追逐着所谓西方经济学的最新前沿,从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博弈理论到……从布坎南、科斯、诺斯、张五常、纳什到……这似乎印证了马克斯·普朗克的一句名言:“新的科学理论不是靠通过说服反对者而获胜,它的最后胜利是由于反对者们终于死去而赞同它的年轻一代成长了起来!”
[10]
果真如此,那为什么阿尔弗雷德·艾克纳还会大声地疾呼:西方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科学
[11]?为什么乔治·斯蒂格勒还会苦涩地直言: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就其社会作用而言,仍然只是一些“说教者”
[12]?为什么冈纳·缪尔达尔还会尖锐地批评:专业经济学家无法写出和说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东西,而只能在其小圈子内写作和交谈
[13]?为什么阿加·克莱默还会深刻地指出: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主要问题是,那些卓越的经济学家不仅在理论、经验、政策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众说纷纭,而且这种分歧已经到了互不理解和互不交流的境况
[14]?
[1] 王苏喜.中国经济学界的困境透析[J].长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31-33.
[2] 本书中“西方经济学”系指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以Economics代替Political Economy而开创的理论体系,以区别于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参见曾启贤.西方复兴政治经济学的思潮及一种有启发性的新思路——政治经济学札记之一[J].湖北社会科学,1988,(5):20-25.
[3] 中国主流经济学者大都持此观点,虽然在方式上“一种是公开的、直截了当的;另一种是隐蔽的、迂回曲折的”。参见周新城.不能让新自由主义误导国有企业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5):1-8.
[4] 参见刘卓红,周从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1997,(35):6.何兴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2,(4):11-12.等。
[5] 例如孟昭元.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两个问题[J].经济纵横,1994,(12):13-16.孟昭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刍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3):1-14.周小亮.在大综合中构建有特色的中国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7,(6):20-26.周小亮.立足国情构建有特色的中国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8,(2):21-22.杨承训,金鑫.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J].中州学刊,2003,(2):15-20.杨承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经纬,2006,(1):1-4.等。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西方的经济学,西方的经济学也叫政治经济学”。参见黎诣远,李明志.微观经济分析[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
[7] 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128.
[8] 转引自莫里斯·K·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M].吴牟人,张汝伦,黄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7.
[9] 参见晓亮.困惑中的思考——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J].上海经济研究,1996,(8):30-32.何炼成,丁文锋.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J].经济学动态,1997,(7):6-15.卫兴华.中国经济学该向何处去——关于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1998,(2):1-8.杨凤禄.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兼论西方经济理论的危机与变革[J].天津社会科学,1998,(2):52-56.于洋,邓春玲.也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J].财经问题研究,1999,(1):76-78.张仁德.也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J].经济学动态,1999,(3):7-10.于光远,董辅礽.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等。
[10] 转引自塞路蒙·波克纳.数学在科学起源中的作用[M].李家良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65–68.
[11] 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C].苏通,康以同,赖金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 乔治·J·斯蒂格勒.经济学家与说教者[M].贝多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13] 转引自焦建国.没有“纯粹的”经济学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90-92.
[14] 阿加·克莱默.与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话[M].胡建新,周桂荣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