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莫瑞·罗斯巴德著、陈正芬、何正云所译的《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通货膨胀真相》一书,我怀有敬佩的情绪,也持着批判的态度。
敬佩何在?在于这本书将通货膨胀的僵尸挖掘出来,赤条条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从货币的发展,到通货的膨胀,通过鲁滨逊的“一个人的世界”到“以物易物”,及至国家独占铸币权和货币发行权,由此衍生出作者深入剖析的央行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然而,作者似乎是一个文物盗掘者,夜静更深,匆匆忙忙,对历史积淀的土壤的挖掘细碎而深入,但对通货膨胀这个尸骨的解读,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而寒碜了。
作者认为,作为国家层面的政府,总是任意创造货币(印钞票),通过银行垂钓,引来并勾起通货膨胀这条大鳄鱼,徒增人民痛苦。作者也畅想货币完全自由市场化,由此决定其价格的美丽风景,以及自由主义溅起的浪花,如何绽放出政府减少侵犯个人及其财产的霓虹。
这就是我要批判这本书的地方,批判这本书的作者的地方。我的批判,不是它的小学生式的“钱”究竟是什么的ABC,也不是它的中学生式的通货膨胀探源,更不是它的大学生式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的叹息,而是它所展示的作者那恰恰无视人民痛苦的情绪和态度。
不是么,当大多数钱集中在少数人的荷包里,国家政府能够拿着盒子炮指着富人的脑门,摸他的荷包吗?
显然不能。
你用巨大累进的财富税收配合巨大梯度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又能够直接拯救大多数穷人于鳄口?
显然不能。
亦或,让股市的尾巴像猴子的屁股一样红彤彤的,往花果山的树上窜,然后一跃而下,崩溃散架?
显然不能。
只有开动脑筋,更开动印钞机,哗哗哗哗……
1000亿,7000亿,10000亿,40000亿……
向穷人施舍吧,向能够让穷人提供打工的领域投资吧,向能够扩大穷人就业的行当补贴吧。
钱,对富人而言,只是枯燥的阿拉伯数字;通货膨胀对大腹便便也只是多余的泡沫和油水。
所以,富人不会吻钱,也不必扇通货膨胀的耳光。
国家战略行为的消费、投资,拉高生活资料的价格,也拉高生产资料的价格,钱扎变厚了,钱纸变薄了,穷人则嚼着纸钱活了下来。
钱与通货膨胀同情了大多数人民,同时也获得了大多数人民的爱情。
所以,穷人不会舍不得吻钱,更不会吝啬扇通货膨胀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