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做事套路:一件事情表面上说应该是这样的,其实,完全不是你理解的那样。
每学期开学前,我都会把儿子的学费提前准备好。去年的学费是这样缴的:学校把我们家长召集到学校开会,然后,让大家抄写好银行的帐号,家长到银行交钱后,把收据交到教育局。教育局给家长颁发一份自愿教育捐赠的证明。家长把复印件交到学校,自己把捐赠的证明收好。
如此有创意的收费流程,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情。我完全低估了教育部门的创新能力:这种事情,能干得象特务一样,滴水不漏。看来,搞不好素质教育的问题,真不是能力的问题。
前事不忘,所以,今年,还是跟去年一样,早早地把学费准备好了。
突然,有一天,报上、电视、网上连篇累牍都说从今年开始,城市义务教育免费了。心想:不用交钱了?不可能吧?有这样的好事?
义务教育真的不交钱了?天上掉馅饼了?
过了两周,学校还没有派收费通知单。说真的,不让交钱,心里不踏实。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有个事情不落地。
问了问邻居。回答是:学费早交了。说是交的跟往年差不多。没听说谁不交的。邻居安慰说:迟早要交的,耐心等一等。跑不脱的。
国庆放假前一周,收费通知才姗姗来迟。一眼就瞧明白了:学费少了200多,学校用计算机的费用没有了。
这次改革了一下:没有搞那么复杂的收费流程。在“择校费”上,填上了跟去年相同的数字。
儿子上学的地方离家走路只要10分钟,但是,据说学校是其他区的。在中国,据说只要跨区选择,就有“择校费”。择校费从几大千到几大万不等。
据说,“择校费”是早些年被要求废止的。其存在的理由是:你本来该在那儿上学,结果跑别人那里去了。所以,相当于侵占了别人的资源。所以,交钱补贴是理所应当的。
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家新在区域,刚在建设中。学校从小到大并不完整。一个小学校,一个班60个人,老师怎么教?
这里面其实很清楚,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行政拨款分配的公共教育费用和资源,并没有使老百姓享受到什么实惠。
曾经有人提出一个建议:发行教育券。把教育选择的权利还给老百姓。这样政府和公众各分摊一些。岂不是更加合情合理?
现如今到好,你应该得到的那份如果不听安排,就被剥夺了。你想得到的那份就按市场价来买。给你说了是城市义务教育。可下面还有很多潜台词:
义务教育是免收学杂费的义务教育。其他费用,还是照收不误的。
有了这个说法,各地教育局该怎么收费都清楚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择校费”,你不会惊讶这样的怪事了:
学杂费免了几十块钱,择校费却交了8万多!
有些学校一次的择校费,就能收上上亿。
幸福总象毛毛雨。
有一天,跟政府单位的朋友从人南线过,看见不远处象鸟巢一样的建筑。那是未来新的政府办公地。地震后,因为太招摇,朋友他们搬进去又撤了出来。
那些金碧辉煌的、气势如虹的建筑,总让人浮想联翩。有时,我就在想:你说他们要是少建点这样的东西,把钱投一点在教育上该多好啊?
你要是不提什么义务教育,我们还就认死理,老实巴交的交钱,一年又一年地积攒捐献证书,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微薄绵力。
很多事情,不抱希望的时候,想法最少。因为蹂躏惯了,心里就踏实了。
这可好,给你说义务教育真正义务了,把你心搞得痒痒的,还有点希望一样,还有点感恩戴德的想法。结果,到头来,发现空欢喜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