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前言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眺望到我的内心世界。前言要回答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我这一生都在找寻:什么样的生活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渴望知道生的幸福、死的快乐的秘密。我听的歌曲、看的电影、读 的书都是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我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那时他才36岁,这使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催着我去探索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人的 生命可能非常短暂,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能有多少时间来探索幸福的秘密。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幸和那些即将离去的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人的死有很大不同。有些人发现了生命的深刻 含义,回首此生,几乎没有什么遗憾。这些人在生命结束时,感觉自己活得很充实,于是满足地离开人世;另一些人回顾过去,充满苦痛和遗憾,无法安息。虽然当 时的我只有20几岁,但是我已经开始试着去探寻这两类人的生活怎么会如此不同?
很多年前,一个叫玛格丽特的中年女士对我说,她希望她的一生禁得住“一个老太太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细细回味。她说无论她在做什么 决定前,她都会想象着“自己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像一位老太太一样回顾自己这一生”。她会请这个假想的老太太给她一些建议,告诉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多美 的图画啊!
由此我萌生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们能够早点发现生活的秘密,是不是比晚年发现这些秘密让我们获益更多呢?一些度过了大半生的人已经感悟到了让生活幸福和有意义的秘诀,如果我们向他们请教,是不是可以学到一些重要的秘诀呢?
每次我要旅行的时候,都会从网上选择旅店,因为在这里有数百位旅行者留下的经验。从他们坦率地评论中,我可以发现这些旅店的“内幕 ”。多年来,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我已经发现了许多“珍宝”,避免了许多灾祸。我想,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探寻“活得幸福、死得快乐的秘密”中去。
我相信,如果我能找到那些已经发现生活意义的人,并倾听他们的讲述,人生幸福的秘密也就浮现出来了。2007年我花了一年时间,找到了几百位长寿老人。这些老人已经找到了幸福,拥有了秘诀,我对他们进行了访谈,期望学到他们从人生中学到的东西。
我认为,大部分人至少会认识一位有智慧的、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榜样的人。于是我向全美国和加拿大15000人请教,让他们给我推荐这 样的智者。我问他们:谁是你生活中的智慧长者?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不仅长寿、而且可以教给我们重要人生哲理的人?结果反响非常强烈。大家向我们推荐了近 1000位这样的人。通过初步访谈,我们确定了235位背景不同的智者,他们的智慧受到周围人的赞誉。我希望通过听取他们生活中的故事来获得人生的秘密 ——我们去世之前必须要发现的秘密。
我们采访的人的年龄从59岁到105岁,虽然几乎全部来自北美,但是种族、文化、宗教、地理环境和职业地位各异。虽然很多接受采 访的人已经是成功人士,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寻找名人,而是要从各行各业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人。从小镇的企业老板、作家到教师、理发师、家庭主妇;从牧师 到诗人;从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到土著首领;从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的信徒到无神论者,应有尽有。我们就是要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去世之前 必须要从生活中发现什么?那些已步入生命暮年的老人能教给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每一个受访者的访谈时间是1~3个小时。由我和奥利弗·麦克威尔、利斯丽·耐特主持访谈。读者可以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找到我们访谈 中问到的问题:是谁给了你最大的幸福?你有什么遗憾?生命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生活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你觉得哪些是你应该更早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