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国城市史学家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道:从人类城市的历史来看,未来最富魅力的地方一定是一些地处大都市圈内的小城市。北滘提出“智造北滘,魅力小城”,恰恰符合其自身的特点,也是迄今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北滘提出的建设“魅力小城”与其自身特点恰恰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天勇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中所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一书中提出,对中国老百姓未来需要什么,什么是中国梦和中国精神,以及对资源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及对策,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如何调整,财政税收、土地、金融、国有经济等体制如何改革等这样一些大的课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并以两章的篇幅深入研究了中国未来发展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道路这个命题。全书重点围绕具体怎么走21世纪的中国道路,展开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并针对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若干颇具实践意义的思路和战略。
周天勇在书中将“中国梦”具体化为成为“成为城里人:数亿中国农民之梦”、“安居和乐业梦”、 “生活的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生态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 “精神生活之梦”等六个民众个人愿望与精神诉求,并以此为起点,运用经济学分析框架为读者勾勒出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并概括为:调整城乡、产业和企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实施赶超型科技进步战略;克服利益梗阻,坚定地推进改革,形成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入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体制改革。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改革和开放、民生,提供了一个路线图,筹划和设计了一个务实、可供操作的路线和整体及综合性方案。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方向的确立或动态调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100多年来,中国一直没有间断做梦。1903年,刘鹗的《老残游记》以一个梦开篇。梦中,中国像一艘破旧的大船迷失了航向,即将沉没。老残好心借给船上的人仪器,以便能看清方向,平安登彼岸哪知船上许多人却认为,他们用的是外国罗盘,一定是洋鬼子差遣来的汉奸!
“这是关于中国梦的最早隐喻。中国人的梦想,就是这样始终伴随着危机与失落。”甲午战争粉碎了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梦想,辛亥革命成就了“共和梦”,但军阀政府的昏聩使得中国人不得不把理想社会依然当作一个白日梦。
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梦想,反正我是不做梦的。我也是中国人,我也很现实,我只想着把每天的事情做完,做好。但我不反对别人做梦。而且我认为,只有当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自由自在做梦时,我们这个民族才真正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