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宁州成为与益州同级的政区。新建立的宁州,为当时全国十九州之一。宁州设置了十二年之后,由于辖境内民族情况复杂,统治难于深入和巩固。因此,至太康三年(282年),晋武帝又废宁州,把宁州所属的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仍归并人益州的范围之内,但另外设置南夷府,益州南部的原南中七郡即由南夷府来进行统治而隶属于益州。南夷府是设置在益州南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方的一个军事行政联合机构,其性质与蜀汉时期的廉降都督相似。南夷府的长官称校尉,是军事首长,他以军兼政,军、政权力皆集中于南夷校尉之手。太康三年(282年)罢宁州而置夷府之时,便以“天水李毅为校尉,持节统兵镇南中,统五十八部夷族,都监行事。显然,在设置宁州的十二年时间内,由于宁州刺史没有直接兼领军队,对于仍由各少数民族中的首领统管,而隶属于郡县的“五十八部夷族”的统治,难于深入,不能巩固,因此而罢宁州置南夷府,以南夷校尉来对南中各郡进行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