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在其晚年相当自负,在与历史上的多位皇帝对比后,越发感觉自己是相当的优秀,文治武功,样样不输那些有名的皇帝,特别是寿命长的几个,与自己相比那就差得更远了。然而,就在他为自己的英明伟大陶醉时,盛世终结的声音已经敲响,在他自己“十全”之后,可怜的大清皇位继承者们真可谓事事难全,直到王朝的彻底崩溃。
走下坡路容易,而且下坡路会走得很快,同样的距离,估计下坡比上坡快两三倍不止。这个形容用在乾隆身上十分形象,他在位60年,前四十年的政绩在最后十多年的“下坡路”过程中迅速消耗殆尽,甚至比以前更糟。皇上已经开始向地方索要贡品,而这正是皇帝在位初年严厉禁止的,在上行下效之下,老百姓的负担一天比一天重;各级官僚的腐败普遍化,官员风气严重退化,底层的百姓民不聊生;脆弱的帝国偏偏开始天灾人祸不断,国家财政的底子也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整个国家就像一个看似庞大的青花瓷瓶子,外在还保持着高大和威严,但稍微碰一下就能摔得粉身碎骨。
也正是在乾隆的末期,天朝的伟岸形象在世界开始坍塌。为了寻求贸易开放政策而远道来到中国的英国使团在觐见皇帝的路途中,亲眼目睹了天朝的虚假繁荣和真实落后,一方面国家与官员可以极其奢华,另一方面老百姓却极度贫困,这意味着国家的根基实际是虚弱的;一方面各级官员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另一方面军队的士气与武器极差,这意味着国家处置内乱与对抗外侮的能力是虚弱的;一方面皇帝与官员保持着天朝的优越感与自高自大,另一方面却显示着对世界的无知和让人难以置信的偏执,这意味着正常的贸易沟通极其困难,只能以非正常的措施来逼迫其就范。然而,就在此行之前,欧洲还充满着关于中国皇帝的歌颂和中国盛世的羡慕,似乎东方是世界的乐土和终极的统治方式。在当时,欧洲上到皇帝,下到民众,包括伏尔泰等思想家在内,对中国都是一片赞美和无尽向往。欧洲主流集中在用中国的“美善”来反对欧洲的“丑陋”,在他们笔下,遥远而神秘的中国,政治是那样贤明,皇帝是那样慈爱,制度是那样完美,教育是那样尽善,中国有着中世纪欧洲做梦都想不到的局面,人口繁庶,物产丰富,生活富裕,道德高尚,文化发达,政治稳定,人心都心满意足。但自从英国使团回到欧洲将中国所见所闻公开出版后,整个舆论的方向开始颠倒,中国的形象逐渐成为落后愚昧的像征,到鸦片战争失败,整个形象跌落至谷底。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庞大的帝国实际上已经极度虚弱。“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导致人口迅速增长,“人口陷阱”的危局日益显现。南美洲传入的玉米、马铃薯、红薯等高产作物,为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的人口迅速恢复和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18世纪后期,人口迅速攀升到近3亿,土地的开垦和产量的增长根本赶不上人口的增速,饥饿依然是中国人面对的最大现实问题,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的问题始终像魔咒一样无法破解。在这种情况下,以低度平衡为原则的统治模式,根本无法应对任何突然出现的风吹草动,然而白莲教起义还是暴发了,这场远远超乎想象的大起义,彻底伤了帝国的元气。接替乾隆的嘉庆皇帝,只振作了几天,就被巨大的困难吓倒,由改革转向守成,帝国只能继续滑落。此后的皇位继承者更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道光皇帝一味守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然闭关自守,造成让人遗憾的“失去的二十年”,以至于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蹈覆辙。苦命的咸丰皇帝本就缺乏能力,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紧逼,在滚烫的皇位上受尽煎熬,最后依靠纸醉金迷来自我解脱。随后的洋务运动虽然有了新气象,却始终没有变成皇朝最高统治者的自觉,洋务派领衔者不是被挤下历史舞台,就是随时受到清流派的牵制,等到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也破产了。此后的戊戌变法昙花一现,在守旧派扼杀变法的同时,也等于扼杀了自己的命运,接下来只剩下此起彼伏的革命运动了,以武昌起义宣告帝国的终结。
更重要的是,这时帝国已经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生气。满清一贯的思想钳制,导致士大夫意志消沉,士节士气较之历史上的其他时候大为降低。特别是在乾隆统治时期,初期的短暂宽容之后,是比先辈更残酷的文字狱,在稳定统治的同时,让士大夫的道德与精神迅速堕落。正如本书作者指出的,那时的大臣,有才华而无思想,有能力而缺乏操守,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士大夫就是社会的精英,担负着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可是到了乾隆时代,士大夫的思想和灵魂已经被抽空。当一个社会的思想像死水一样沉寂时,社会的进步必然停滞,从长远看,更无异于自我毁灭。试想当时,如果能对英国的来使正视一下,借此开眼看看世界,努力着做一些改革图新,何至后来的历史惨剧。然而,历史不能假设,我们的大清帝国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滑落。
可以说,在乾隆后期,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已经遇到极大的发展困难,不在工业化上想办法,很难有国富民强的出路。而欧洲这时已经率先觉醒,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开始响起,中国人的外部灾难因素已经准备到位,只等降临的那一天。大清帝国还在传统的盛世梦中沉睡,蒸汽机已经宣布了中国传统盛世的终结!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