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出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始,金融危机与人类可谓是如影相随的了,而且每一次的危机尽管从表面上来看是各不相同,然而,如果我们就其实质来看,却是大致相同的。每一次的危机在给一部分主体带来“危险”的同时,也一定会给另外的一些主体带来“机会”,而且这种机会要远比危险更有吸引力和更有价值。因为从旧有的“危险”之中所出现的新的“机会”所带来的往往是一个新的天地。对于那些能够抓住这一“机会”的主体来说,雨过天晴之后,这个世界就是属于自己的了。
当然,想要在“危险”之中抓住那稍纵即逝,而且本身也隐藏着不可知的巨大的风险的“机会”也绝非易事,要不然岂不是人人都是成功者了?人人都可以从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了?事实上,我们随处皆可以发现,尽管机会天天、时时皆有,随处可见。可是,真正能够抓住机会,特别是抓住那些千载难逢的大机会者却总是寥寥无几的重要原因。毕竟在“危险”来临之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规避风险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抓住机会的问题。而当其已经确定可以规避掉大部分的风险,开始睁大眼睛寻找机会的时候,那机会却已经离他而去了。
那么如何才能在“危险”中抓住“机会”呢?先不妨看看危机的历史吧。历史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那些成功者是如何在“危险”中抓住“机会”的,这是我们借鉴与学习的对象。此外,历史主割肉镜子还可以让我们看到未来。尽管那未来只是一个非常模糊有影子而已。
这本《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周末咖啡馆的金融话题》(李铁峰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3-01)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当然,能够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什么东西,那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