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前,雨刚停息,天空又柔和地垂下了阴云,隐约呈现出一片淡淡的粉红色,云烟氤氲地扩展开去。
红叶漫山尽染,芒草穗的白波在荡漾。
走过秋天河水流淌声的桥……
川端康成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划了很多描写风景的句子。翻译的尚且如此,懂日语的话原版读起来会更好吧。
这本书故事情节远没有曹禺的《雷雨》复杂,不过相同的都是主人公“犯错”后道德的谴责。不伦和外遇,在那个曾经道德健全的时代,远比我们能想到的还要震撼吧,阮玲玉临死前的“人言可畏”可能是最好的诠释。
故事由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主导,人物情绪充满了纠结和挣扎,还有一种不去解释、不想解释、内化矛盾的压抑。读过后情节倒是不明晰了,脑海中只有描写的那清淡中又透露出浓墨重彩的景色,内心与外物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的文学作品只读过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和一些零散的不记得作者的散文。 读到过的文字,所有的感觉几乎如出一辙。压抑。充斥着人性中那一点见不得光的黑暗。并且文中一定有日本特有的景色描述,像是一幅泼墨山水,色彩单一,却变化万千、淋漓尽致。也许这跟地域有极大的关系?弹丸之地,内心中总会生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压迫感而无处释放,进而形成了彬彬有礼、沉默内敛的性格?
曾看过有篇文章分析为何日韩鬼片如此吓人,里面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因为其地域狭小进而影响了国民性格。现在想来,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不道理。
作品中的人物在道德错误中不断自我纠结,最终一定是本人抑或他人的“死亡”换回了纯净的心灵,仿佛只有死亡才是一种新生。还记得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说到,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似乎死也是生,但像是生重新开始的第二篇。而那些明快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致,也不过是作者的一种寄托,认为自然体现的是如此自由而美好的,不受到人性的束缚。儒家文化影响下,有些精神追求,跨越了人种和国界,天人合一,是至高无上的境界。
我想,伟人之所以伟大,大约是因为他做了常人想却不做的事,和常人想说却说不出的话的缘故。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时机和契机,大概还有一重原因是他精准的描述出了日本及日本人吧。当然所有的东西过时的未必是好的,只是对于过去的时代和遗留的精神,后人仍应该保留一点敬畏之心。
估计不会再读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