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作者上一本书《茶叶战争》相比,这一本茶叶著作显得更文化一些,主要是由作者亲自游历茶叶产地的见闻与思考组成,其中用心最多的是如何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中国茶叶与西方茶叶的差异,并由此走出适合自己的强盛之路——而这条道路不是模仿和试图打造又一个立顿,而是像法国红酒那样,打造出一个世界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然后让无数的小产区品牌脱颖而出。特别是在云南和康区探访古茶园,作者试图借此机会回应百年以来有关茶叶的种种争论,并进而探讨当下中国茶业复兴的种种机遇和可能。
作者认为,实现中国茶的复兴,基础就是打造文化经济联合体。一直以来,中国就存在一个文化经济联合体,通过这些物质能够传达出中国人的精神——茶、瓷、丝绸曾经风靡全球已经说明了这点。如果今天中国的茶叶还紧紧盯在如何去打造又一个像立顿一样的超级企业,靠一杯高度标准化的机制碎红茶来占领世界是困难的,因为:一方面,中国的茶叶产区是办不到的,因为茶园在成千上万的农民手中分散生产,极难统一,而立顿在印度的茶园却一开始就是资本投入下的、高度集中的、规模化的、标准化的产品;另一方面,像立顿一样卖茶,将严重抹杀中国茶叶的个性,中国产茶的每一个山头、每一个老字号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只有在这些有差异的文化茶叶中,我们才能感受到中国精神。然而,8万家中国茶企抵不上一个立顿,曾经让多少中国茶人捶胸顿足,怎么才能实现另外一条道路上的突破呢?
两个来自法国普罗旺斯的女茶人,显然给了作者极大的启示。她们把自己的茶店命名为天地普洱茶肆,在她们看来,茶就是沟通人与天地的最好的草木,茶也是“最中国”的文化符号,里面有江山,有历史,也有礼仪。她们发现,从衣着到饮食,再到纸张、文字,中国特有元素再次散发出独特魅力,以至于她们也要参与其中,卖中国茶的同时,也“卖”中国文化。显然,这两个老外比中国人更懂得中国茶,当我们像外国人一样重视“物”的时候,她们却向我们学习如何重视“人”的因素。
两个女老外在做云南茶的时候,特别重视细节。不仅全程参与监制普洱茶,包括亲手从中国邮局发货至洛里的小邮局,甚至连包装都是选用当地人制作的纯植物手工纸,她们亲自设计图样,在云南当地制作。她们感到普洱茶每一个茶饼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从出产的山头、采摘、制作、紧压,到最后印上生产日期标签,都和红酒类似。“普洱茶确实和红酒有些共同点,至于喜欢新茶还是老茶,那要看个人的爱好。”她们如此向法国顾客来做介绍。
普洱茶与红酒有多么相似呢?书中引用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利布尔内市长菲利普•布伊松的话:“葡萄酒和茶叶两大产品拥有很多共性。普洱茶每年都是手工采摘,并贴标注明年份,陈年潜力可达50年。茶叶的口感像葡萄酒一样,也会受到生长期、土壤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而且茶叶还可以发酵,将菌类从苦味的口感转化为更为圆润柔和的风味,这个过程也类似葡萄酒的发酵过程,而且在健康层面上也更好。由此,好的葡萄酒和好的普洱茶都是昂贵的。
普洱茶与红酒的对比,让中国茶叶在复兴的路上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说,我们还在一味模仿欧洲的机器制茶工艺和标准化商品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是很难再赶及了,而且我们的生产基础与之并不适应,反而是我们现有的、大量存在的小产区的个性化的茶叶,有利于打出差异化,这也是符合消费趋势的。也就像法国的红酒产区,打造出一个红酒的立顿企业出来是很难的,但是却可以打造出若干的小产区品种和百年老店。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我们应该把具有潜力的茶叶主产区的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出来,把它推向世界,这是目前更重要的任务。否则,当成千上万的中国茶叶小产区无序地走向世界时,我们不是让世界在更加了解中国茶叶,而是从一开始就让老外陷入了迷糊。随后,有可能引发中国茶叶自乱阵脚,自相杀价,自我竞争,一地鸡毛。综合对照下来,显然普洱茶具有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培养小产区品种和百年老店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中国茶叶没有这种可能,而是应该顺着这种思路,在做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同时,打造出若干适应个性化消费的区域小品种,这条路也许是可以考虑。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也发现几个小问题,借此探讨一下:
其一,书中第58页写道:“到1840年底,他们已经种植了11万平方公里的茶园,出口了10202磅茶叶”,这个当是校对之误,多了一个“万”字,洋人就是有资本也不会扩张这么快,也与后面的产量不匹配。
其二,书中第75页写道,“长期以来,北纬39°及其以北无法种植茶叶”。但从实际看,茶叶种植区的纬度似乎没有这么高,因为大量中国茶的产区在北纬30°线附近并偏南。陕西的商南县在北纬3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种茶费劲周折才试种成功,一度号称纬度最高茶区;江北茶区最知名的信阳毛尖在北纬31°,六安瓜片也在北纬31°,闻名一时的陕青茶主产区在北纬32°。只有山东茶区有些特殊,日照在北纬36°,而荣成则是中国种茶的最北界线,在北纬37°,但这是因为海洋性气候的独特影响,不具普遍性。整体而言,中国的茶叶基本在北纬33°线以南。
其三,书中第175页提及的“茶不知为何长了黄色的霉斑”,而且原因始终没有找到,但却品质上乘,会不会是与茯茶类似,在茶叶发酵中长出了益生菌?另外,书中反复提及的销售到青藏及蒙古一带的湖南砖茶,是否考证过就是出自于陕西泾阳的二次加工的茯砖茶?因为根据记载,陕西泾阳不产茶,但长期以来却卖茶,就是将湖南的黑毛茶转运过来进行二次加工和发酵,最后茶叶生长出一种黄色的益生菌,名字叫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对人体大有益处,据说冬虫夏草也含这种菌。但泾阳制作茯砖茶却在1958年后被勒令停止,因为国家认为“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此后世上只有安化黑砖茶了,直到这些年陕西泾阳茯砖茶重出江湖为止。
其四,书中第201页提及在青海发现“砖茶不适合品新,因为老枝叶含氟高”,所以作者建议还是回归老传统,多用陈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初《致内蒙古自治区砖茶消费者的一封公开信》,砖茶含氟高,是由于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对氟的吸收能力非常强,制作砖茶一般是用茶树的老梗老叶,氟含量更远比其他茶类要高,因而建议减少砖茶的饮用量和改变饮浓茶的习惯。那么,砖茶是否可以用其他茶叶来改进制作?
最后,想对作者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也说一声抱歉。因为写了《茶叶战争》的两篇读后感,我有幸与作者在微博上相识,也得到作者这本书的签赠,但却未能在第一时间阅读。一直拖了一年多之后,才在飞机上把它读完。但我的阅读是虔诚和认真的,在万米高空之上,一个人沉浸在茶叶之书中,可以说万籁俱静,唯有茶思在我的脑海里翻滚,让我又一次经历了中国茶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之旅,我真的已经感受到了茶中有江山,也由此感受到了我们的味道、家国与生活。
(二〇一七年四月三日至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