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重读柳宗元,颠覆我的认知!关于生命、知识、人工智能……

书评人:文武 2018-11-06 20:14 赞[0] 收藏

 作为中国人,一提起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最亮眼的就是:唐诗宋词。然而唐代所真正贡献于世界的,并不只是诗,还有惊人的思想财富。唐诗的光辉使之我们的生活于唐代的先祖们在思想方面的巨大贡献被世人忽略千年!本文仅以应列入儒家经典文本的《三戒》为例,阐述盛唐思想财富的巨大价值。

 

中国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是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资源的真正受益者。要全面梳理和理解柳宗元的思想,可以尝试用一种绘图法来描述:如果其知识图谱被描述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儒学就是这棵大树的根部和主干,在其精神主体上,他是一个以儒学为本的知识分子;而佛学、道学、诸子百家,则是这棵大树的根须、分枝和叶片,这一部分向地底所延伸的空间更为广阔、向天空所展现的形貌,也更为壮大。

 

一种思想的价值,就看其对前沿探索的指导意义。柳宗元的思想探索,显然遥遥领先于当时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在人类未来思想探索的道路上,有着永恒的价值,对于前沿科技探索,也会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直至一千多年后的今日,仍然需要用长文阐释的方式来帮助发掘其思想成果的价值。

 

柳宗元的寓言《三戒》,是关于生命的不朽寓言,是古往今来寓言排行榜之No.1

 

柳宗元的《三戒》,毫无疑问,是人类技术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作,是以技术哲学为根基的文学范本。尤其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在技术日新月异、大国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三戒》为人类提供了极其有用的系列思维工具。

 

《三戒》是柳宗元写的三篇寓言故事,分别为:《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其题出自《论语•季氏》。《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其一、《三戒》对于《论语》所谓“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是分别对应的。其二、《三戒》对于《论语》所谓“少之时,血气未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及其老也,血气既衰”,其实也是分别对应的。其三、《三戒》讲的是三种动物。其四、《三戒》讲的是三个悲剧,每一个悲剧都有其对应的寓意。

 

《三戒》序言: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一、《三戒》之《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 第一个悲剧,《临江之麋》,说的是在人为环境成长的环境适应(互动)者,一旦脱离了其人为环境,其来源于这种人为环境的对于环境的认知,也就是其掌握的有着人为环境局限性的知识,在新的环境下,其实是不适用的。这个悲剧说的是知识的环境局限性。

 

二、《三戒》之《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第二个悲剧,《黔之驴》,说的是在特定空间环境成长的环境适应(互动)者,一旦脱离了其特定空间环境,其来源于这种特定空间环境的对于环境的认知,也就是其掌握的有着空间局限性的知识,在新的环境下,其实是不适用的。这个悲剧说的是知识的空间局限性。比如,相对论告诉我们牛顿定律有其空间局限性,后来,量子力学又告诉我们:颠覆牛顿定律的相对论,也有其空间局限性,颠覆者也被颠覆。

 

三、《三戒》之《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第三个悲剧,《永某氏之鼠》,说的是在特定时间环境成长的环境适应者,一旦脱离了其特定时间环境,其来源于这种特定时间环境的对于环境的认知,也就是其掌握的有着时间局限性的知识,在新的环境下,其实是不适用的。这个悲剧说的是知识的时间局限性。比如,百度模仿GOOGLE而成功,小米模仿苹果而成功,腾讯模仿ICQ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里巴巴模仿eBay而成功,新浪微博模仿Twitter而成功,Goodreads模仿豆瓣而成功,并非简单的复制与抄袭,本质上是一种一千二百年前柳宗元就已经发现的知识原理的运用。某种商业模式、某种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更为发达的地区虽然已经失去商业价值,但是在更为落后的地区,则仍然具备尚待开掘的商业价值,仍然处于其时间局限性的有效期之内。这种知识原理,不但适用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

 

《三戒》颠覆了我的认知!关于生命、知识、AI……

 

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一系列重要概念、一个重要的认知框架,我们也必须重新去理解那些常用的概念!

 

A.生命

 

动物,与人一样,都是生命,本质上,都是生存环境的适应者与世界的互动者,是来自于环境的知识食利者。生命的本质,就是环境适应((互动)者与知识食利者。人,是由宇宙新生的作为物与物之间发生联系与作用的一种新式的中介体。

 

为什么人工智能还不是生命?

 

有人说生命有情感,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可是人工智能+人工情感,那是不是生命呢?仍然不是。

 

生命,无需复杂的定义。生命的定义,其实就是环境适应(互动)者与知识食利者。

 

个体生命的创造,更多的来自于其环境适应(互动)过程。个体生命,是在环境适应(互动)过程成长出来的,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生命,如人,其大脑,是在与环境适应(互动)过程中自发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其大脑,其包含知识、情感的软件和作为大脑的硬件,是相互创造的。其知识,是在与环境适应(互动)过程中自主摄入与创造的,而不是被动输入的。也就是说,在“知识——环境适应(互动)者或知识食利者——环境”这一认知框架下,其实我们可以认识到:知识——环境适应(互动)者或知识食利者——环境都是相互创造的。

 

人类大脑的厉害之处并不仅仅在于知识,更在于软件和硬件的相互结合和相互创造。也就是说,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作为软件,事实上还会构造我们的大脑,使之硬件更加的匹配于软件。这种知识与大脑之间相互结合和相互创造的过程,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全程。在与环境适应(互动)过程中,知识与大脑之间相互结合和相互创造的过程,不会停止。

 

AI应该去模仿与创造的,并不应仅限于已经成熟的成人的大脑,尤其应该去模仿与创造的,是还不成熟的婴儿的大脑,然后将之投放在环境之中令其自发成长,让这种大脑在与环境适应(互动)过程中成熟起来,变得功能完备。

 

最厉害的AI研发团队肯定是那个创造了婴儿大脑的团队。

 

B.知识

 

《三戒》的伟大,在于作者柳宗元通过这三篇寓言,为我们提供了我们应有的相关知识的最为重要的认识,提供了实用主义的核心思想,提供了给予有效知识以准确定义的思路,提供了以不断变化的环境为唯一参照物的鉴定与识别有效知识的方法,提供了有关知识适用性的反思精神,提供了有关知识运用方面的最为重要的哲学。《三戒》通过寓言所指出的伟大思想:环境是判别有效知识的唯一的终极参照物。知识因其环境根源而具其空间局限性、时间局限性、以及由其他因素所决定的环境局限性。在其适用性之外,知识自动丧失其价值。

 

《三戒》描述了知识、环境、环境适应(互动)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各方面能力起源于环境的逼迫,并通过基因继承而代代相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使之能力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技术的进步不断的改造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淘汰着过时的环境下的过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产生着人类的新能力以适应新的环境。生命存在的过程,是与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生命是环境根源的,生命用以自利的知识,也是环境根源的。儒释道,一切现今人类所公认的最伟大的著作,最终都可能面临被遗忘的命运。知识是对于真实生存环境的有效认知。知识的获取与运用,是生命的核心能力。真正的知识,其所导向的是人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世界上没有不朽的传道者,环境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环境才是不朽的传道者。环境是知识的本源。成功者,都是有效知识的实践者。

 

知识是什么?知识本质上是环境中的生命所需要的具备实用性与适用性的对于环境的认知。技术,不过是知识的运用,是知识与物质的结合。生命,是环境适应者,是世界互动者,也是知识利用者和知识实践者。多数人至死不悟的是:生命的本质,就是环境适应(互动)者与知识食利者。作为生命的人,是最为高级的环境适应(互动)者与知识食利者。这也正是柳宗元所说的: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

 

人类个体和人类组织,包括公司,都是知识的实践者。人类史,即为知识进化史、知识与环境的互动史,是人类与环境相互创造的过程。最高层面的竞争,实质是思想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伟大的成功者,都是伟大思想的实践者,是伟大的知识食利者。从这一方面看来,实际上,毛泽东也是一个知识实践者。解放前处于人生低谷的毛泽东,他掌握着与国民党高层共事多年的政治经验。他从大量阅读中获得在革命斗争有实用性的历史知识。在其所认真进行的长期农村调查实践中,获得了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第一手的详尽知识,可说是中国二十世纪初期社会学和人类学先驱性探索,所带来的,恰恰是能够有效应用于革命实践的真知。这些知识,对于革命方向把握和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是非常有利、有效的。很多东西,单单依靠读书是没用的,而毛泽东恰恰还有一个千年难遇的好老师。师傅的好处就体现在: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某些作为核心成分的一手知识的言传身教。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实际是将他这辈子所学的一切,包括他在日本、德国、英国近十年所学到的一切都在数年时间中融会贯通、取其精华、浓缩要点、醍醐灌顶般的传授给了毛泽东这个弟子。也就是说,一个好的老师,首先给你省下的,是一辈子的时间,让你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去看世界。

 

《论语》子罕篇第4章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讲究的是客观性。毋必,讲究的是可变性;毋固,讲究的是适应性;毋我,讲究的是沟通、拒绝自我设限的重要性。其所体现的,也是对于知识的原理的认知。

 

生命的本质,就是环境适应(互动)者和知识食利者。来自于环境和世界的信息,不断的被我们采集、加工而形成为知识。无论环境、知识,还是我们自身,都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柳宗元通过寓言来传达的,实际正是儒家经典《易经》中的智慧:《周易•系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周易•系辞下》:“易之为常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孔颖达《周易正义》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程颐《易传序》:“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张湛《列子•天瑞篇》:“易者,不穷滞之称。”

 

生命与环境互为因果。与环境的互动,不仅仅是适应环境的过程,更是生命与动态环境相互创造的过程。生物体就是动态世界的动态信息利用者。故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旦供应信息的系统失效或部分失效,无论族群、国家、统治阶层,还是作为瞎子与聋子的个人,都会因此而面临厄运。所谓科学与知识,不过是高效信息而已。一味因袭过去,必将成为动态世界的落伍者。再伟大、再正确的思想体系,当它成为限制自身思维格局的力量,它都是应当被警惕的。也就是说,对于一切思想体系,都应当用发展、进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们。

 

生命=环境适应(互动)者+知识食利者。人=高等生命=环境适应(互动)者+知识食利者。社会=知识社会=++人…

 

C.一手知识。

 

凡是生命,都是知识分子,包括猪狗牛羊。动物,与人一样,都是生命,本质上,都是生存环境的适应者与世界的互动者,是来自于环境的知识食利者。生命的本质,就是环境适应((互动)者与知识食利者。

 

求知于环境,带来的是第一手知识,简称一手知识。

 

一手知识包括隐性知识(1)和可编码知识。类似认知科学中隐性知识的概念,却又不尽然。知识是对环境的认知。知识未必以语言的形式产生和存在,只有在表达和传播的时候,才需要用到语言。一切极权对语言以及语言所构成的文献、媒介的控制,并不能完全扼杀自由。生命,即自由。书籍从来不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人才是。部分一手知识,必然存在人工智能无法将之显性化的问题。人类大脑中的一手知识,不是一种语言存在,而是一种交涉于环境的架构,类似某种交互性的场域,存在于彼此之间,而非存在于单一主体。一手知识中的主体部分实际是一种与环境互动状态中的内外并存的场域。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总会丢失一部分信息。我们所观察或研究的对象与我们自身的关系:它们并非外在于我们。

 

在这个时代,拿来主义的企业家可能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处境,那就是他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困难和问题,其实都是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和解决办法的,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自己的实践去检验,必须自己去突破。

 

这不是一个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时代,而是一个行者必惑、惑者思而有得的时代。思想改变人生。思想决定人生。但思想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胆量和行动的重要性开始位居第一位,真正重要的知识不再是可通过书本学习而获得,而是从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新发现、新创造。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不少文盲一夜暴富,社会上就有了一种酸溜溜的说法:说是知识分子还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其实,这些文盲才是那个时代中真正的知识分子。因为正是这些暴富的文盲,对于已经变化的社会环境有着正确的有效的认知,正是他们,从社会实践中掌握了那个时代中暴富所必须的能够在已经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有效应用的有效知识,只是他们没有将这种存在于头脑中的知识表达为语言而已。那些所谓知识分子们,他们不过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永某氏之鼠,他们所掌握的对于社会环境的知识,已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失效。知识是有时间局限性的。他们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知识本身,而只是知识表达的一种能力而已。改革开放给予所谓知识分子的教训是:千万不要瞧不起那些所谓的没读书的人。

 

《庄子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D.二手知识。

 

根据纳什传纪等资料:纳什曾为自己不爱看书、不爱上课的行为辩护说:过度学习二手知识可能损害创造力和独创精神。

 

袁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而我要说的是:书到成书读已迟。

 

依靠二手知识所获得的成功,本身就是失败的证明。强大的国家和强大的个人,都是依靠一手知识。真正的高效的知识,已经不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人际网络。人人需要编织一个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面向所有人分享知识来追求知识变现只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根本不是主流的方法。主流的方法,其实是内部有偿分享,内部分享了之后,才流传出去,并进行代际传承,然而这个时候,知识已经不再具备多少价值,其价值已经被打了折扣。在我们的时代,实际上,能够第一时间学到作为新知的二手知识,你就已经领先于多数人。多数人所获取的知识,实际是二手之后的二手。在AI时代,只有不断的掌握新知,你才能生存得下去,因为陈旧的知识会随着更多人对此的掌握而贬值。

 

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只是说明一种现象:真正高效的核心知识,其实一开始是被运用在实践上,而不是话语、传播上。知识以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往往是不值钱的。只有以行动的方式来表达,让价值体现在行动及其结果之中,才是值钱的。一手知识,更多的是被融入于实践之中。

 

被表达为语言的书本知识和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都是二手知识。我们在获取这些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这些知识的环境局限性。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事实是:我们所获取的知识,是有着环境局限性的知识,是过往环境互动者来源于过往环境的经验的语言表达。因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一个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社会中,一切二手知识都可能已经沦为陈旧的过时的知识,也就是未必能在已经变化的环境中得以实践检验的知识,或许已经失去了在新环境中的适用性。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下,知识很可能是经过一次检验为正确之后,就立即失效了,因为环境变化的速度太快了,而这种被一次检验为正确的知识,其广泛传播,其实是一种对环境认知的误导。然而,正是已经过时的所谓经典知识,构成为我们的文化的主流部分。

 

求知于他人、书本,带来的是第二手知识,简称二手知识,类似显性知识的概念,但却又不尽然。语言所表达的一切知识,被用来传播、传授的一切知识,都是二手知识。一手知识来源于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信息接收、理解、分析、处理。当代人所谓的学,主要是向书籍学习,其次才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读书,实际是求知的捷径,但其所求得的知识,是否真切的符合动态环境,则随着个人理解能力和环境变化的程度而有所差异。

 

尤其是在时代巨变之际,尤其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真正的奢侈的知识都是来自于实践,而不是来自于老师和书本。所有的书本知识,都是二手知识,不但不是最新的知识,往往是落后的知识,甚至是有所保留的知识。在未来,人类个体的成功之道就是努力获取一手知识、隐性知识,一手知识、隐性知识越多,不可替代性就越强。

 

E.一手知识食利者。

 

在《三戒》这三篇寓言中,麋、驴、鼠三物,都是一手知识食利者,对其所生存于其间的环境的认知,都是一手知识。或许,只有生命是一手知识食利者。作为生命,我们人实际与其他生命处于同一层次。这一层次是人工智能所无法达到的:环境适应(互动)者一一从环境中直接获取知识并用之于自身生命实践和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之中。

 

知识才是改变未来的核心要素,当部分人掌握了这种核心要素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这一核心要素实现自身利益:历史上,通过与权力,金权或者政权的勾结,是最好的途径,这也正是这个世界越来越倾向于财富结构严重失衡的一大缘故。知识本身已经成为财富结构失衡的主要推动因素。

 

未来学是显学,其存在有其意义。预测,可以成为一种有利于部分群体的方向引导。据说一些大富豪专门结交那些搞预测的精英人士,大手笔收购其观点,或者在其著作出版之前要求先睹为快,抢时间差来富上加富。许多智囊团、智库,其功能之一也是预测,而这些智囊团、智库的背后,是有着财团的资金支持的。金权+知识权力=预测并主导未来=更多的未来分成。

 

在我们的社会中,企业家实际是最大的一手知识食利者,他们通过实践一手知识应用未被广泛应用的知识而获利,而科学家是专门将一手知识中新的隐性知识予以显性化的人,他们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来增加可供分享的人类整体知识。

 

企业家都是思想家,因为企业家都是思想的实践者。在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家,甚至不会是可以随手拿来的思想的实践者,而是尚待实践中提取的未知思想的实践者。

 

勇气和行动远比学校所能灌输给自己的那些东西更为重要,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远比书本中能够学到的东西有价值,比尔.盖茨如果非要读完大学才去创业,他可能有机会成为哈佛教授,但微软公司却需要另一个名人去创建。在这个时代,看到那些没有多高的文凭的人们获得巨大的成功,而那些有着很高文凭的人却往往不那么成功,根本就不奇怪,因为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行动比之学识更为重要,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一定能够从中学到包含于此实践之中的真知。

 

人类最大的依凭,不是已经积累在脑中的存储性的知识,而是自我独立思考能力。个体人类的核心能力,就是带有创新性质的自我独立思考能力。因为,只有自我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为你快速的及时的带来有效应对正快速变化的环境的一手知识。

 

所谓终极真理,不过是人类的噩梦,因为终极真理意味着知识的终结。世界是没法一下子就认识到位的,真理也是不可能穷尽的,因为宇宙本来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进化、变化、复杂化的存在。这里所说的世界,不但是指自然界,也是指人类社会。人类要探究世界的终极真理,不但现在还为时尚早,未来也是一样,因为实际上这一人类探究的过程与世界演变的过程是同步的。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带有创新性质的思考能力。在人与动物进行生存竞争的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思考力。在人与人进行生存竞争的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思考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思考力。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从前人们寒窗十年苦所记忆的东西,现在的人三分钟就可以随时搞定。在互联网时代,如果读书不是为了获取潜在的思考经验、磨练将来可以用于面对新问题的思考力,那读书就没什么意义,尤其是在读书只是死记硬背的时候,读书根本没用。

 

思考能力首先是一种语言能力,对于各种语言概念的掌握和理解,逻辑关系的熟练掌握,能够表达为语言的想象力和直觉,还有或许潜在的思维经验,才是影响思考能力的决定因素。思考的越多,这样一种潜在的思维经验便越强。独立写作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很多作家之所以难以被人理解,是因为其潜在的思维经验,已经通过长久的语言能力的运用,磨练到了一种他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读书的经验,也就是思考的经验。因为读书就要理解,要理解就必须思考。所以读书很多的人,其思维能力往往也是卓越而非凡的。

 

F.二手知识食利者。

 

孔乙己和AI,都是二手知识食利者。可能在一百年之内,我们都无法改变AI作为孔乙己的命运。

 

《维摩诘经.阿閦佛品》:“一切言语道断。”《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应译为:说的出的道,能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之道。引申理解:依赖语言的AI,永远是人类的工具。道是一切书籍、说法的本源,也是AI的本源。只有人是近道者,因为只有人是面向本源的直接求索者。环境是始源之书,是一切书之始源。读书是对始源之书的间接阅读。有人读书无数,却未抓住始源之书的要点、精髓。只有读懂始源之书,才能活着、活好。或许,AI永远是书呆子,是间接求知者,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语言库,而不是世界本身,甚至不是镜像世界。

 

作为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家,他们是永远不可能被AI所取代的。因为他们永远活跃于现场,“答案在现场”(王育琨)。除非,我们能够创造自主掌握一手知识的机器人,也就是说使之机器人将环境作为知识来源并从环境中直接获取其所需知识,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部分如此,但是,仅仅停滞于信息采集和就所采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初级层面。如何使之人工智能像人一样去获得一手知识?如何使之像人一样直接从环境中获取知识?这才是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或许,人工智能无法创造超人与真正的智人,正如无法创造一条断网状态下投入森林而能长久生存的小虫子。或许,婴儿大脑才是真正的智能,而不是后来装入的数据、信息、程式。人工智能只会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创新者、独立思考者,而最终,它们依然不是人。真正的人工智能是能够自主创造概念并利用新概念的人工智能而不是局限于概念库的人工智能。而我所感兴趣的,所期待的,正是自主创造概念并利用新概念的人工智能。

 

G.镜像世界

 

你说猪狗牛羊也是知识分子,你说他们掌握一手知识,那么一手知识在他们那儿,是如何存在的呢?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呢?

 

打一个比方,我们生活在一个游戏场地,但是一开始,我们对于游戏规则毫不知情,必须自己去查找、发现游戏规则,并命其名为道,但是道取决于道场,也就是这个游戏场地,而这个场地本身,却是不断变化的,而所谓道呢,当然也是不断变化的。

 

设想一手知识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引申出另一个新概念:镜像世界。受神经科学镜像神经元这一概念的启发,我创造了这个概念。我们将之视为个体神经系统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所能够展现的基本功能。包括人类和动物在内的生命,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的捕捉源自动态世界的知识。语言无法完整复述镜中万象。完全的复述,需要同样的环境、场景、时间和同样的镜子。AI不是世界本身的镜子,只是语言的镜子。只有生命,才是世界的镜子。梦,是镜像世界的自我演绎。动物也会做梦。比之于平面的镜子,生命作为世界的镜子,其镜像世界,多出了时间这一个维度。

 

在正常人中,大脑中的镜像世界是隐性的,他们只有在梦中,或者只有在药物刺激下,才能体会到大脑镜像世界,而在自闭症那里,大脑中的镜像世界是显性的,他们在清醒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大脑镜像世界。部分自闭症患者只要闭上眼睛,他们所看见的仍然是一模一样的真实环境。也就是说,他们睁眼时候看到的一切,完全能够在他们闭上眼睛的时候准确复现。在失眠的夜晚中,在黑暗中,他们甚至还能在那个如真实环境中一模一样的眼前世界中清醒的游耍,并能够随时睁开眼睛脱离那个虚拟环境。

 

在许多文献中可以找到类似表述:镜像世界先于语言而存在。(2

 

为了加深对镜像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入几个类似概念。《庄子•外篇•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我们也可以将镜像世界理解为庄子所谓的意。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两大范畴。能指是用以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所指是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能指完全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存在于波普尔的世界3。在我们的大脑内,我们是可以直接用所指进行思考的,当我们直接用所指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大脑中所呈现的是动态化的镜像世界。还有几个类似概念:Situational awareness or situation awareness (SA)3)、Sensemaking4),以及现象学的意向性(5)概念。

 

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知识图景,否则永远在迷惑中,而缺少了假设,完全不可能触摸到这一更大知识图景的边边角角。

 

当我思考镜像世界的时候,我觉得必须为这个概念提供一个为大脑实现其功能的技术前提。这一个技术前提就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场。

 

当我说到用场去解释大脑的时候,我是在作出假设,这种假设需要达到的一种解释效果和意图是:不需要大脑内部连接(类似于电线)的信息输送模式,这种信息输送模式是无线的。

 

场的解释,使之更大的那张意识之网,也就是宇宙意识,能够与我们的大脑联系起来。自闭症患者、癫痫患者和脑伤患者,由于脑硬件的部分损坏,迫使他们更多地使用场来思考。神经纤维等就无法解释镜像神经元的功能。大脑突触的神经行为,至少无法较好的解释意志、灵感等,而只有场能够更好的解释许多特异的大脑活动和思维现象。

 

我们先不要管怎样从场的角度去解释脑,而是先考虑,我们应该不应该从场的角度尝试去解释大脑。

 

我们并不理解现实。我们理解的都是虚拟现实,也就是我们的镜像世界。镜像世界我们自己为自己构造出来的虚拟现实。人们终身只能生活在自造的虚拟现实之中。梦和小说都是镜像世界的自我演绎。不但人脑有镜像世界,而且动物也存在镜像世界,因为不存在的话就无法与环境互动。一切理论只是对镜像世界的描述。镜像世界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在大脑中构建的原初模型。或许,我们可以为人工智能构建一个镜像世界,而且可以是一个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进化的镜像世界,我们甚至可以给予其自我构建镜像世界的能力。

 

科学知识和幻想小说之间的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想象力的产物。科学知识和幻想小说一样,本质上都是想象与虚构。对于幻想小说的阅读,对于科学探索能力,毫无疑问,是一种促进。文学和数学等等,都是人类虚构能力的产物。强大的虚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着比之文学和初等数学更为高级的虚构能力,如微积分、微分方程、菲欧几何等,有着更高级的虚构能力,如M理论所需要的虚构能力,就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具有的。我们运用数学语言所表达的超弦理论和运用日常语言所表达的信仰,都是想象的成果。人对世界的一切认知,本身是一种虚构。自我是虚构,爱也是。没有虚构,就没有认知,虚构是认知世界的基础。神话和科学,本质都是虚构,用一种虚构去批判另一种虚构,在本源上就是不合理的,如此而得出的错误,实际也是虚构的错误,而这也是哥德尔所意识不到的。

 

当我们谈论虚构能力的时候,它作为一个语言概念而存在,但是,实际上,这种能力先于语言能力而存在。胎儿一定存在对于环境的感知,而这种感知,在本质上是虚构能力的体现。想象与虚构,实际正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模拟的人类核心能力。人工智能最终突破的关键,是虚构能力,比如写一篇小说。里尔克的说法:“动物在世界中存在;我们人则站在世界面前,而这依靠的是我们的意识所特有的转折和强化。”——当最终人工智能完成这一种转折和强化,也就真正突破了。

 

镜像创造大脑的实际内容。镜像创造我们的大脑。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镜像。每个人的“时间+空间+人际”经历不一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世界,也就有着不同的镜像。西方哲学有自己的一套话语,如:实体、属性、主体、客体等。东方哲学也有自己的一套话语,如:良知、觉知、反观、心境、性境、意境等。镜像世界既不属于东方哲学的话语体系,也不属于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

 

我们所遭遇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一个投影,这个投影世界,会成为一个镜像世界。人类是语言思考者,也是镜像思考者。

 

大脑的结构与部分功能的一体性和不可分离性。镜像是特定的材质与特定的结构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表现。计算机对于人脑功能的模仿只能是部分性的,而不可能是整体性的,也不可能是全面的。大脑首先是来自于进化过程之几百万年的长期性的生存环境的一个创造物。

 

在所指与能指之间,存在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镜像世界。语言是镜像世界的语言形式的表达。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镜像世界中没有的,看到了语言,也不能理解。镜像世界中本来就有的,多看自然能够理解。真正的语言理解,首先应该是理解这一思维过程。

 

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并不依赖语言。我们的部分思考,至少是部分,并非依赖语言。语言只是我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表达,而我们的思维过程并非依赖于语言。一个失去语言表述能力的人,他同样能够就其无法表述的事务和现象进行思考、推断,并与之互动。动物跟人一样思考。动物的思考方式与人是一样的:镜像思考。镜像思考是用以表述这种思考过程的概念。但是动物不懂得使用语言去表述其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动物仅仅在与环境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会进行实用性的思考。

 

镜像世界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镜像思考的指示。人类大脑本身并不与世界打交道,而只与其镜像世界打交道。

 

镜像世界与语言学习存在密切的关系。顶尖的语言学习者,在两种语言之间有一个学习中介:镜像世界。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为什么所有的文化都能发明出自己的语言呢?他们之为表达自己的镜像世界。人类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理解的程式不是从语言到语言,而是:语言-镜像世界-语言。用以编造镜像世界的材质应该是丰富多样的。然而,天才偏好并执迷于以其曾偶然上手便迷上的单一材质编织其镜像世界的部分图景,如拉马努金的数学、康德的哲学、特斯拉的技术实现方法、莫扎持的音乐、普鲁斯特的文学等等。

 

当大多数人思考的时候,语言是一种必要的工具。但是一些人,非常明显,至少有时候,他们的思考所依赖的工具,根本不是语言,比如数学史上的拉马努金和希尔伯特,他们不经过任何语言性的思考过程,便发现大量的数学定律。如果不是语言,又会是什么呢?是还没有被表达为语言的大脑本身?

 

段永朝的理解:“费弗和邦加德提出的“具身性智能(EmbodinessIntelligence)”,其主要意思,就是说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沉浸于环境的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中涌现而来的。”也可以根据Embodiness Intelligence的这一层意思,引申出镜像世界的概念来重新解释人类大脑。

 

大脑即镜像世界。

 

大脑是世界的镜像。语言不过是镜像的产物之一,是用于表达镜像的工具,是镜像世界的表达,是镜像的镜像。作为一种思考工具,语言是一种次要的选择。语言更多的是沟通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理想工具。计算机之所以不能取代人脑,是因为计算机是标准的语言思考者,而不是镜像思考者,其思考局限于语言工具。依赖语言进行思考,一方面必然会产生矛盾,比如哥德尔定律;一方面不同的思想往往不能兼容,比如左右两种政治思想的敌对。

 

佛教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就是镜像思考的某种层次。佛教的一些经典表述,显然是镜像思考的结果。计算机永远不能理解镜像世界,也永远不能理解佛教。

 

人就是世界的镜子。人脑是世界的镜像。镜子反映的是世界的光学特征,人脑反映的是世界的时空的、信息的、内在的特征与结构。人脑中的世界与镜子中的世界不一样,首先在于它有一个时间维度。在镜子面前,世界只存在于当前。镜子不知道过去,但是人脑能够回忆过去。这种回忆,其实只是镜像世界的自我搜索而已,就像是从电脑文件夹中查找某个文档。人脑之所以能够回忆,是因为其所建立的镜像世界,包含了时间维度。一面镜子只能反映镜子面前的世界。不同的人脑能够建立不同的镜像世界。这些镜像世界,都是独立的世界。对于镜像世界的分析结果,与世界本身的符合程度,取决于镜像世界与世界本身的符合程度。电脑所不能够获得的直觉,恰恰是建立镜像世界的重要能力之一。

 

语言是一种思考工具,镜像本身也是一种思考工具。几乎一切生命都是镜像思考者,甚至包括植物,因为生命是环境根源的。拉马努金是镜像思考者,一只小猫,也是镜像思考者,区别在于镜像世界之深度与广度的不同。

 

大脑是世界的镜像。语言是镜像世界的镜像,但又反过来作用于镜像世界,并影响人们对镜像世界的理解。

 

镜像世界的存在,是人的环境根源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环境可塑性的来源。

 

人是表达为语言的知识的第一来源。很大一部分知识根本就没有被表达为语言,只是存在于人类个体的头脑之中。更多的知识,根本不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而是以不同的镜像世界的方式存在,以活生生的分别携带着自身大脑的人类个体的方式存在。镜像世界根本不存在于电脑,而只存在于人脑。

 

人类本身是知识存在的动态形态的证明。对人类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知识作动态理解的基础上。

 

知识的存在,相应于不断变化与进化之中的环境。哈耶克所谓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所指为人类知识的环境根源,是个人生存经验的历史性积累于大脑内部的沉淀,这些知识很多并未表达为语言,但是一直体现于个体行为之中。

 

我们能够将环境,同样视之为信息的输入,这意味着实验室也能够造出具备一定的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AI。但是,就实验室AI,长期环境经验的时间成本,确实是高昂的。

 

语言是表达知识的一种方式,行动也是表达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否存在全部知识都表达为语言的可能性?不存在。因为环境处在于不断的变化与进化之中。

 

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元认知等等,都包含于镜像世界。语言不过是镜像世界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工具。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所谓的语言深层结构,在各种语言之中都有着共通性,因为它本来就是来自镜像世界。就连动物,也从它们的镜像世界之中衍生出它们的语言体系,这样一种语言体系,与人类的语言体系,也有着共通性。镜像世界是进一步认识的基础,是知识的母体。

 

触觉、味觉、听觉、视觉,无不是世界的投影方式。我们将世界投影于我们的大脑。世界之于人,世界相对于人的存在方式,只能是投影。

 

人类发明语言以描述事物。关于人生的故事,是人生的投影。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的投影世界的方式。当你学会一种新的语言,就等于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样,人类还发明了绘画、摄影、录音、录像,这都是现实结构被投影的方式,后来还发明了互联网,其实互联网也是现实结构的一种投影模式。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互联网。存在即互联,互联即存在,互联是存在的证明,存在也是互联的证明。互联故存在。

 

维特根斯坦给罗素的信中说:一个思想由语词组成吗?不,但由心理成分组成,这些心理成分像语词一样有着与实在相同的关系,这些成分是什么我不知道。——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心理成分,就是镜像世界。当我们可以通过构造虚拟世界来实现现实环境互动过程的模拟之后,我们就可以实验室创造出有意识的人工智能。

 

H.人为环境

 

类似于杨昌济所言的人事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为环境,人为环境之中,又包括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命所生存于其中的环境。在《三戒》中,最为特异而突出的,该算是《临江之麋》。正是在《临江之麋》中,我们发掘出人为环境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借人为环境这一重要概念,可对人类未来展开应有的进一步的设想与探索。

 

源自于环境的人,其所凭借来适应环境,甚至于征服环境的,就是关于环境的知识。源自更广大环境的知识,完全可成功用于小环境的控制、模拟与创造。比如我们的先祖将河水引入挖好的池塘,并在其中养鱼。这些被控制、模拟与创造出来的新环境,就是人为环境。依靠知识,人能够侵夺环境的主体地位。通过知识就可以控制知识所来源的环境,并且加以利用,利用环境创造新环境,甚至,最终控制整个宇宙,也就是一切的环境。事实上,人与环境、人与宇宙的竞争才是一切问题的核心,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现今的地球人类已经部分地控制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之改造为人为环境。人与宇宙之间的竞争,最终能够达到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合一,也就是世界上再也没有自然环境,而只有人为环境。知识进化推动环境的进化,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这种速度上的超越性,其意义必然最终上升到整个宇宙的层面。

 

知识进化的速度超越环境进化的速度,这是人为环境出现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必然表现。但是知识进化的速度,一样会超越人为环境进化的速度。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商品销售的电子商务的出现,一开始支付和物流等环境资源根本就跟不上。然后是知识服务的电子商务的出现,现有环境也表现出滞后性。商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诸如网上支付和快递等等产业,就是与之共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的发展与知识社会的推进是并驾齐驱的,本质上是知识进化与环境进化的互动。

 

伟大的作家坚持创造读者。伟大的企业坚持创造未来。

 

生命不只是一个体现于个体的进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体现于群体的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突破生物的、时空的等等的限制,并最终将人进化为同等于神的存在的过程。在个体层面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被动接收也可以主动获取构造自我的原料来源。生命应该是一个管理自身、塑造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缺乏自省的过程。

 

因为宇宙的历史之久远,生存在宇宙任何一个时间阶段的生命,都有可能是生活在前人所创造的人为环境之中而不自知:——自身根本不是生活在一个自然环境,而是生活在一个人为环境之中。

 

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宇宙先行者们创造了我们和我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复制出大量的自身生存环境版本及其生命,目的在于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答案只有到实践中去寻找。

 

我们处身其中的宇宙,或许不过是一个养鱼的小池塘,目的或许并非渔利,但其人为属性,或许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我们不能完全忽略。

 

或许根本就无所谓外星人,有的只是我们的先祖的另一分支的后裔,历史上因为族群思想观念的差异而导致了科技发展的差异,那些先进的族群,最后离开地球,移民到了其他地方。

 

一些技术至上主义者,诸如安.兰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们,所走的,正是那些或许曾经有过的先进族群的道路:引导人类超越人类所生存的空间环境之局限性。不但要超越空间环境等等局限性,甚至还要创造未来世界。

 

作为世界2的人类,是作为物质世界的世界1和作为知识世界的世界3的生产者、利用者、理解者。人类从世界1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世界1,通过改造世界1而创造出新的世界1。在这种改造过程中,人类不再受控于来自世界1的种种偶然性,而是成为主动的一方,并让世界1成为被动的一方。

 

马克思所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我们正走在这条路上。诚如柳宗元至交好友刘禹锡《天论》所言:“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然而,以上所述,只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和理想,我们在现实状况之中,将要遭遇种种重重浑浑噩噩之辈所难以想象的困难。

 

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来自于我们自身。

 

.兰德《源泉》: “人类一直接受这样的观念——听从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是那个唱反调的人。人类接受的教导是——随波逐流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正是那个逆水行舟的人。人类被教育说团结在一起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人。”

“那些伟大的创造者们——那些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人。每一种伟大的新思想总是最先遭到反对,每一种伟大的新发明都被指责。第一台发动机被认为是愚蠢的。飞机曾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动力织布机被认为是罪恶的。麻醉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最初的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当人类成为地球上主宰性的物种,人类已经将地球环境改造为一种部分性的人为环境。作为物质产品的人类,是这种部分性的人为环境的产物。作为精神产品的人类,是百分之一百的人为环境的产物。这种人为环境,我们暂且称之为文化。

 

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念,同样适用于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对于自我而言,实际并无其客观的存在,所存在的只能是一个与自己发生联系的世界。每一个自我,都有一个属于他的世界。每一个自我都是世界与之发生联系而作用于他的那部分。自我不是一种存在物,而是一种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过程结束,则自我结束。

 

文化本身是一种塑造人的模具。人创造了文化,人也来自于文化。人是文化的本源,文化也是人的本源。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类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囚牢,人人都是这一囚牢的产物并囚之于此牢。所有人都是文化产物。这一原理,决定了多数人类个体之平庸属性。

 

通常,人们会说什么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等,但是我们也可以给出不一样的分类方式:关于知识的文化分类方式。在这种分类方式之中,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划分为三种文化模式。

 

在第一种文化模式之中,知识进化的速度,落后于环境进化的速度。这是一种极端文化模式,一切生命都将自毁于这种文化模式。地球史上被自然淘汰的智慧物种,都是这么一种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下,环境变化的速度,已经超越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不但存量知识,落后于环境的变化。知识增长的速度,也跟不上环境的变化。知识在还没有来得及表达为语言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能够帮助有效应对环境的知识,甚至还没来得及从人类大脑中产生出来,就已经过时了。知识本来是无形的,但在生物体那却发生了形态化。知识的存在形态:一是生物本身,知识内置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一体性之中,体现为环境适应能力。二是智慧型的大脑。三是物化形态为主的符号表达。知识的这三种存在形态,也是知识进化的三大阶段。第一种文化模式,体现了知识的第一、二种存在形态的局限性。

 

在第二种文化模式之中,知识进化的速度,同步于内部环境进化的速度,而往往知识和内部环境,都停止了进化。吕坤:伪者,行不顾言。腐者,学不适用。腐儒遍地的古代中国,数千年都是这样一种文化模式。伊斯兰国家,也是这样一种文化模式。没有外来文化的干预,这种文化模式将长期难以自我超越、长期停滞。而在外部环境的进化速度超度其知识进化速度的情况下,这种文化人终究会被淘汰掉,沦落为被奴役者与被屠杀者,如十八十九世纪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第一、二种文化模式,认识不到安.兰德的伟大;也认识不到自身作为文化产物正是建设美好未来的最大障碍;更加的认识不到:爱国就是爱知识,爱民就是爱知识,愚民政策必定、只能祸国殃民。

 

其实人类不过是宇宙流浪者,地球不过是我们的暂住地。试想一个群体驾驶着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负载着N亿光年的使命,将生命带到新的定居点,这样一种故事情节,有可能是未来我们所必然面临的处境。从长远的的看,每一个定居点都是暂时的。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从银河系到全宇宙,每一个定居点都有其时间限制。如果我们不能在被设定的有限时间内获取超越时空的知识,并从限制我们的时空之中逃逸出来,高等智慧生命便无法延续下去……

 

知识从实践中获得的。这句话的意义,在过去和现在,是一种实践经验的积累,一种来自于观察和实验的发现。在未来,却不再仅仅体现为经验与发现,还体现为创造。对于未来的人们而言,知识实际是部分本源于环境、部分创造出来的,并不是世界本来就有的。这样一种知识,将在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

 

知识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个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过程。未来的人们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与世界演变的过程,实际是同步的,而人类的处境,就是必须让前一过程的速度超越后一过程。

 

在第三种文化模式之中,知识进化的速度,领先于环境进化的速度,新知识被广泛的应用于改变环境的伟大实践。创新就是知识的进化超越环境的进化,如此,才有了以知识改变环境的行为。知识才是改变世界的真正力量。对于现状而言,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实践中发现新知。实践中实践新知。知识改变世界。知识创造未来。关于世界的核心理念是,新技术与新创意、新构想是改变现今世界和创造不同的未来世界的决定因素。现今世界的格局,是由曾经比之他人更为机智、聪敏、努力的知识实践者所决定的。同样,未来世界的格局,是由现今比之他人更为机智、聪敏、努力的知识实践者所决定的。

 

黄怒波说:“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是,企业家是预见未来,创造未来,改变未来;商人是赌未来,顺应未来,被未来改变。”德鲁克这样认为:“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他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如何理解德鲁克的话?德鲁克的意思,延伸意义为:知识实际是也应当是人类预知未来并改变现在的力量。实践是知识的动态结构。毫无疑问,就地区性的竞争而言,就国际竞争而言,第三种文化,是最有前途的文化。美国自建国以来,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模式。实用主义是知识分子的前提。实用主义,就是知识至上主义,就是作为纯粹的知识的技术至上主义。全球化就是全球技术化,就是美国化。

 

现今世界的格局,是由曾经比之他人更为机智、聪敏、努力的知识实践者所决定的。同样,未来世界的格局,是由现今比之他人更为机智、聪敏、努力的知识实践者所决定的。

 

我们是环境的创造物,但我们也能够反过来参与创造环境本身。世界于我们,就是一个web2.0的网络。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型的智能体系,每一个体都是一个与之互联的终端。在web2.0的网络世界中,终端与整体是相互连通,也是相互创造的。

 

技术一直在统治。地球史就是一部技术统治史。技术首先从地球各物种中识别出其最佳合作者,将地球的最大利益份额交给最尊重技术、最有利于技术进化的人类这一物种,然后从地球各人类群体中识别出其最佳合作者,将地球的最大利益份额交给最尊重技术、最有利于技术进化的国家、公司、个体。

 

从来都是技术的最佳合作者获得了最大的真实利益,成为了真正的成功者。地球史,就是技术不断的将最大的利益份额赋予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和主导地位的物种、种族、国家、公司、个人的历史,就是技术的利益诉求的表现史。

 

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主的世界各国源源不断的进贡般的实物输送,牺牲的是本国包括物质、环境、人力等等资源在内的几乎一切值钱的,所得却微薄。全球化过程中倾斜于美国的利益输送机制,表面上是极其不平等的,实质上则是堪称宇宙大道的技术的利益配额制:另一面,全世界最具价值的头脑,大部分都被源源不断的转移到能够为之提供最为优渥的待遇的美国本土,或者身处各国却为美国利益服务。

 

现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基本上都是处于第二、三种文化模式之间,接近第三种文化模式,是相对落后的文化模式,它也表现为知识进化超速于环境进化,但其知识进化和环境进化的速度,都要相对落后于更为先进的文化模式,使之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只能屈居人后。

 

现今人类三种文化模式下的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存在一个问题:他们习惯于静态性的看待知识,而非动态性的看待知识,他们看不到知识进化的必要性。

 

所谓文化,就是一种人为环境。人为环境,包括教育、传媒、书本等等。这些东西往往成为有效认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的一种障碍,让我们成为临江之麋。某些教育体系之下自以为受益的人们,也沦为了这个世界的临江之麋。这种教育体系,就像是一个临江之麋的批量化生产体系。其作用原理,诚如大象在幼年所遭遇的锁链束缚,使之终身丧失自由。

 

旧有的知识体系,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会造成一种负面性的人为环境,妨碍我们对于正在变化的生存环境获得正确认知。对此,历史事实举不胜举。爱因斯坦敢于怀疑牛顿定律而创立了相对论,哥白尼敢于怀疑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而提出了日心说,哥伦布敢于怀疑地球是平的而开始了环行世界的发现之旅。

 

故而,Frank Lloyd Wright从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辍学而成为建筑设计大师。R. Buckminster Fuller被哈佛大学开除而成为建筑等多方面的大师。James Cameron从富勒顿学院辍学而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电影导演之一。Mark Zuckerberg从哈佛辍学而有了FacebookTiger Woods从斯坦福大学辍学而成为全世界收入最高的运动员之一。乔布斯从里德学院辍学而有了伟大的苹果公司。比尔.盖兹从哈佛大学辍学而有了伟大的微软公司。

 

大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发觉自身才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已。要开创出拥有颠覆性技术的伟大公司,或者个人欲望成就前无古人的伟业,唯有突破旧有知识体系的局限。只有格格不入的人,只有顽强坚持自我的人,才有着内在的勇气与坚毅的决心去反叛主流文化,只有这些人,才能改变世界,只有这些人,才是第三种文化模式的动力之源。改变世界的唯一的可能性,也只存在于那些众不同的人们之中。因此,任何部分地封闭信息和排斥异端的文化,都将完全或者部分性的丧失第三种文化模式的动力之源,只能沦为第二种文化模式。

 

Peter Thiel是这样一种人,其格格不入的秉性,对于主流文化的反叛精神,已经孕育于其作为同性恋者备受压抑的本能性反抗心态之中。Peter Thiel鼓励大学生辍学创业的背后,是一种已经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上的自信:因为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边干边学,才是正道。许多真正的知识还没有来得及表达与传授,就已经过时了,因而只能存在于同步于环境的快速变化而快速更新的大脑之中。在许多真正的知识分子那儿,知识只能存在于知识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之中,已经完全脱离其可供物化表达的静态存在的状态,而演变为一种瞬息万变的过程性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快速演变的知识流。这样一种知识,在实践中反而有着更大的竞争优越性。读书为主的学子是武术家有招的境界,而储备着大量以实践为来源的隐性知识的实践者,是武术家无招的境界。无招胜有招。

 

I.自我

 

自我不过是一个于动态环境之中发生动态变化的信息的包裹与知识的包裹。

 

自我不过是生命信息的一部分。

 

很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并不具备完整意识,我们只是沾染了一点点我们所虚构的概念——所谓意识的味道。

 

博尔赫斯小说中的有趣的情节: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因为一件小事而决斗,他们冲到房间的柜子里拿出了兵器,最后决斗致死。博尔赫斯说,不是这两个人要决斗,是这两个兵器要决斗,它们一直想一绝高下,只是没有机会,这次终于接着两个人的手,完成了决斗。这个类似于《自私的基因》的观点,我认为博尔赫斯在故事中思考的是自我的复杂性,是一种对于所谓自我的反思。

 

马克思曾经有过一个精辟的见解。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在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那个体与群体的聚合与连结的过程中,有那为个体设置好的位置与轨迹。人群本身是自我成形为如此的因源之一,每一个自我都是人群的对立物,也是人群的产物。人非本性恶,亦非本性善。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也都可以是每一个人。在属于他人的成长环境中,我们将毫无例外的不能成长为现在的我们自己。在我们自己的成长环境中,他人也将要成长为我们的现在的样子。在属于你我的不同成长境遇下,你我换一下,结果必然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跟未来的所有人相置换。在每一个自我的命运的境遇中,所成长出来的,是一样的自我。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人。每一个我,都是同一个我。每一个我都是我。所有人都是其中任意一个人的轮回。所有人都是一切生物的轮回。这一个自我与那一个自我,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内容,其差异仅仅是信息的差异。

 

如果我们从坟墓里挖出亲人的尸体,并使用残留遗体的可用部分复活了他们,他们真的是他们吗?根本不是!哪怕关于其个体生命的全部信息,都储存在其遗体的所有部分中的任一部分,且无论这一部分多么微小。等到他们复活以后,你仍然会在某种时刻中,绝望的感受到:他们已经无法挽回的永远离去!

 

我的情商一度很低!有一次,当我生气的时候,我曾经伤害自己的儿子。那时他还很小,只是想要给他买东西吃,而我答应了却没有来得及买,他就给我过不去。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是一种让我悔恨的过分的言语伤害。多年以后,我会忽然想起这件事,感到非常愧疚,并想要弥补。但在那一绝望的时刻中,我忽然感觉到:那是不可能的,是无法挽回的。当年的他,实际上是独立于后来的他的。当年的小儿子,实际已经永远的离我而去。那令我绝望的是,我不可能将那种所谓的补救与挽回给予另一个人身上.....

 

我们无时不刻的在杀死自己。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死亡。我们和我们的所谓灵魂,早已死去无数次。这样一种深层的心理感受,是让人绝望的,但是极少人体会过,曾经的对亲人的伤害,实际是无法挽回的!一些深层的心理感受比之其他手段的探索,可能是一种更具超越性的对于宇宙真相的触及。

 

做梦的时候,你正在虚构一个世界。生活的时候,你正在虚构你自己。故事中的人与讲故事的人,区别何在?虚构方式不一样而已。人从这个世界被抹去,就像人从故事中被抹去。这就是死亡。生命,就是从世界的出现,到世界的消失的这么一种生存方式。生命的从头至尾,体现的都是一种另类的虚构方式。人是一种虚构物,其所不同于书中人物的,只在于构成材质的不同,自我亦然……

 

与细菌寄生于生物体,与猫狗寄生于人,贪官污吏寄生于公民,都是同一种性质。一旦这种环境条件丧失,其生存便成问题。生存都需要物质条件为基础才能存在,何况生命信息不过是生存的衍生品而已。宇宙用皮肉骨血这些材质虚构了我们,正如我们用文字虚构了故事。

 

自我是虚构,爱也是。任其放在虚构之中,任由虚其所虚,就挺好。一旦将其拿到眼前,或不是那么回事。而人本身,其实也是虚构。人不过是自我加上作为技术工具的身体,是自我的延伸。当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自行车是我们的身体的延伸,而身体,是自我意识的延伸。在一个物联网+脑联网的时代,一切都会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延伸。我有时候感觉:是不是原本如此?

 

生活不过是虚构的一种方式,其所用虚构的元素比之文字不同而已。生命并不比故事真实。

 

灵魂不过是肉体的附属。灵魂消失于世间,正如体温消失于肉体。有了肉体,才有了灵魂。没有了肉体,灵魂也就消失。肉体的状况对于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燎原之后,只留下一点物质的灰烬。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在今天的梦中,你不会记得昨天的梦,在今生,你不会记得前世,而醒来以后,你不会再那么在乎曾经做过的那些梦。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某种程度上看,其实自我亦为自我创造物。如博尔赫斯所言:遗忘和记忆都富有创造性。本质上,自我是一种虚构物,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构建,但与虚构并无本质不同。如博尔赫斯所言:历史更像是虚构的一种形式。这样一个概念,人们赖以维持某种隐在的自尊。自我不能独立于历史而存在,自我不过是历史存在的一种方式。参天大树的自我原本不过是渺小的种子,这棵大树无法回到其初始,只能以历史性的存在方式而存在。必将到来的死亡,是参天大树连同当初的种子的死亡。死亡非为自我的净化,就像是磁盘格式化,并无损磁盘。一切数据被删除之后,并不会留下磁盘。死亡是构成生命的要素复归世界。世界拼凑了一个个的自我,然后解体其组成,于是自我消失。如博尔赫斯所言:死就是水消失在水中。

 

一切都是历史性的,包括保存历史的方式。书本上的历史,不能永久保存。人这样一种活的历史,也不能永久存在,其消失的方式,就像是一个水分子,被分离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人类个体、自我、生命,从定义上、现实上,都是被限制在特定时空中的囚徒!在生命中的每一个时间阶段,我们赖以定义自身的各种要素,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自身,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我们不断的死去,又不断的重生。变化的过程中留下的只有关于变化的印记,是自我经历所留下的印记。我们所谓的自我,其所赖以区别其他自我的,事实上就是在生命的特定时空之中,自我独特的经历所带来的全部历史印记而已。

 

作为一个种类,世界是人的造物者。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世界仍然是造物者。

 

自我不过是作为认识主体的我们所发明的有着认识价值的属于认识范畴的一个概念,它发源于我们的语言游戏本能,自始至终只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游戏之中,而非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死亡,是原本不存在的自我,复归于无。

 

自我是我与世界的关系的集合,包括历史性关系和动态性关系,即现在进行时的关系。

 

世界由我与非我组成,任一要素的消失,意味着世界的消失。

 

自我是一种进程,是一种被动形式的信息接纳和处理,也是一种主动形式的信息处理和虚构。前一进程决定了我们的记忆的准确性。后一进程决定了我们的记忆的虚构性。自我是一种不断重构的进程,而非某种存在物。进程结束,则自我结束。

 

人来自于生活的开始,亦将无可避免的终结于生活的终结。

 

人之成其为人,并非由己。自我的本源与构成,皆为非我。

 

从来没有过个体的存在。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真实存在的自我。

 

生存就是自杀。一方面,这意味着:这是商业时代的生存法则。不可避免的沦为工具的人,作为存在的社会意义方面已经工具化的工具,对于这种工具的技术含量的发展要求决定了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生存就是对于当前的自我的差异性的形成,是一个制造历史性的自我与未来自我的差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杀死自我的过程。

 

自我永远都是历史性的自我,直到终结的那一刻。生存是对于当前的自我的差异性的形成,是一个制造当前自我与未来自我的差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杀死自我的过程。

 

所谓的生命,那几乎从来不是我们自己的生命,那不过是一个整体之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有机部分而已。

 

生存就是自杀,我们不断的死去,死去的过去的我们,以记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这一信息储存体内,我们带着他们与老同学老朋友聚会,诚如图书馆内书与书的并排摆放……

 

自我是一个巨大的悖论。或许,自我不过是身体与外界之关系的动态表示,是我们所虚构出来以使之我们的身体能够融入环境、参与世界进程的一个前提。类似我们所虚构出来的研究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坐标图。虚构能力,才是生命的核心能力。生命能够自主的为自身虚构出一个自我,这就是为生命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人工智能并不具备这一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所不同于生命之处。

 

成功者是积极的,参与性的。自我封闭的人会失去与成功有关的一切,而最终沦落为一种与世界无关的存在,沦落为边缘人和局外人。当参与的唯一就是合谋时,当参与的唯一就是同流合污时,人该如何?自出生在这个世界到打算活着,人就只有一个选择:积极的面对与参与,而不是消极的逃避与反叛。成功者选择了一个动态性的自我,接纳着来自于非我的因素继续构造这自我;而失败者选择了保留已经由非我的因素所构造的自我。二者在自我的构成性方面并无本质区别。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一个人的生命全程,意味着这个人恰好进入了那个储存了单独一个人的生命记忆的文件夹,这就诞生了轮回这个词汇,但是轮回只是对于宇宙信息库的片面理解,而每一个我都只是宇宙信息库的一个小小入口。

 

生命的本质不过是信息与对于公共信息网络的权限。历史上,Srinivasa Ramanujan、牛顿、欧拉、高斯、特斯拉等人,以及一些真正的佛教徒可能获得过宇宙互联网的共享信息资源库的更高等授权。真正的天才都可能受惠于宇宙互联网的共享信息资源库。

 

或许,外星人绑架地球人就像是一个文档从一个文件夹转移到另一个文件夹一样简单。人也是信息。对另一个人的意识的侵入,可以是静态的侵入,如所谓他心通,是对个人信息文件夹的侵入,只浏览信息而不干涉信息储存体;也可以是动态的侵入,动态的侵入就是附身,可以操控信息储存体。

 

部分即为整体。整体即为部分。众生即佛,本具佛性。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人。那么,人是什么?人就是自我。自我从不死亡。自我是每一个人。自我从未存在。自我不过是人在自己与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的时候所构造的一种虚构物。死亡从来只是肉身的死亡。自我从不死亡,因为自我从未真实存在。

 

世间本无我。只有着无数被聚拢拼接为个体形式并随时可能拆分消散掉的宇宙元素。我本无所获,我本无所失。生命是一种历程。获取非生命之真义。恒在非生命之真义。个体生命之永恒绝对是最为荒诞的一种追求,且亦难求。

 

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中介物,是完全物质基础的东西,所以复制他就是可能的,当这个人是活人的时候,你复制这个人,难道这个人跟他的复制品是共享一个自我吗?这就是意识上传不可能的原因,不符合逻辑。即便机器接受了你的全部记忆并且将之纳入形成其自我意识,那也不是你,而只是一个有着同样记忆的另一个自我,是另一个人。你仍然只能存在于你之中。自我只能被复制,而无法被剪切,剪切意味着原本的自我的死亡。科技所能够制造的,只是一个分身而已,其本尊仍然只能被禁锢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大脑之内。

 

不同历程之间、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区分,其优劣成败,正在于感应并回应于宇宙的效能与元素震荡的频率。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笛卡尔所谓我之这一概念,其实是虚假的,并无真实性。我们在寻找自我的时候,所能够找到的,只能是一张网,一张关系之网。不同的自我,差异只在于被不同的元素、经验所编织出来的不同的模样。类似的思想,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表达的更为明晰,“无私人语言”,意味着没有自我,自我只是我们自创的一个概念,而非真实存在。

 

宇宙就是无数故事的海量信息库,而被记录下的故事,已经不是故事本身。

 

哪怕是那些相信轮回的人们,仍然害怕死亡。以此生之我观下世之我及一切轮回前后之我,跟我观他人,有何区别?

 

我们害怕死亡,往往不是害怕生命的结束,而是害怕生前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体系及其记忆的崩溃。这种奔溃意味着自我的终结。生前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体系及其记忆,这才是自我的本质。

 

从遥远的未来看来,当初创造自我的一切元素,必将不复存在。

 

自我的永恒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存在于回忆之中,而更多的是现在进行时的过程之中。

 

现在进行时的自我存在过程,只是一个自我被不断重构的自杀的过程。这样一种精神上的自杀,未必是坏事,因为从历史上看来,国家的和世界的统治者总是通过有着统一性的高层意图和有着组织性的方式,通过对决定何种知识、何种舆论、何种信息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的选择权,通过对于构造自我的精神元素的过滤性控制,在所谓知识分子的自媒体和其他媒体的或主动或被动的配合下,在教育产业的规范下,以类似工厂模具的作用力,批量制造着适合于被统治的一代代被统治者,而精神上的自杀过程,往往助于发现反抗、反省和超越的方向。你以为你是你,你所以为的自我,其实不过是被有意图的制造出来的一个个平平无奇的可怜而又可悲的小小模本中的一个,不过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囚牢。意识如此而进行的主动性的自我重构,是反抗、反省和超越的行为选择。生存就是自杀的理念,应当成为一种有着自我意志力量的口号、标语。

 

生命应该是一个管理自身、塑造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缺乏自省的过程。生命不只是一个体现于个体的进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体现于群体的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突破生物的、时空的等等的限制,并最终将人进化为同等于神的存在的过程。在个体层面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被动接收也可以主动获取构造自我的原料来源。

 

每每见人争论,而越发感到一个个自我的渺小,他们的争论,不过是被选择的观念与本质上同类型观念之间的,是一些有其原始传播点的范本与本质上同类型范本之间的争论。对此,佛教中有着对治的修行方式:止语。止语,是反省的起点,而所反省的,不过是两个字:我空。

 

J.一个重要的认知框架

 

我们还可以引申出“知识——环境适应(互动)者或知识食利者——环境”这一认知框架。《三戒》这三篇寓言中,三个故事,都是在这一认知框架之下清晰的阐述出来。

 

当环境不断变化,当我们身处一个环境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的知识,也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否则,我们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梅洛一庞蒂(MerleauPonty):“正是由于我不是一个纯粹不具身的内在,而是一个具有肉身的在世之在,我才能够与那些以同样方式存在着的他人相遇并理解他们。”

 

现今的AI,无法自主理解“知识——环境适应(互动)者或知识食利者——环境”这一认知框架,甚至无法自动纳入各方面的环境因素。这一认知框架,是我们为之设定的。

 

或许,有身体才有自我意识。但当AI也是有身体的,AI的自我意识却如何产生?其中原理不明,期待其涌现?不靠谱,至少我们必须明白其原理,并能够预测在何等情况下能够重复涌现的过程。所谓涌现,其背后的根据不过是一个推理误区,指数化的加速发展并不能真正用于推导未来,就连事件所发生的概率的大小,也是无法计算出来的。比如股市的上涨,就不能根据其历史上涨而推断其未来。从概率理论所推断出来的,仍然是或然性的结果。不管这种应用目标是物理学,还是赌博、彩票、社会学,还是别的什么领域。有一个美国数学家,就曾经运用概率理论两次中大奖。但是她在中奖之前也没有绝对中奖的把握。

 

单纯的数据存储和数据流动,是不可能导致自我意识产生的,因为这是跨越性的一步,这一步绝对必要有一种机制,至少可以清晰的解释这一切,并且能够让人理解。暂时来说,还没有看到谁清晰的阐述这样一种机制。再多的数据存储和数据流动都改变不了网络始终是人为因素作为第一推动力的事实。

 

思考能力起源于自我意识。自我并非来自记忆,而是先有自我意识,然后才开始记忆,而不是先有记忆,然后才有自我意识。

 

世界1是物质世界,世界2是意识的世界,世界3是意识的产物。意识的产物再多也不能产生意识。

 

意识与程序有着本质的不同。程序必须有其第一推动。意识本身就是第一推动。人工智能的问题在于,它有着给定的初始信息,它再怎么大数据,再怎么适应环境和与环境互动,它始终是在程序的原理上运行。

 

关于奇点的前提假设之一,是全部知识的整合,从而产生爆炸性的知识增长,但是在世界2没有实现联网的情况下,整合的就只是显性知识。即便三个世界全部联网,也不可能实现爆炸性的知识增长,因为: 很大一部分知识并不是硬盘资料,也不是硬盘资料的整合,而是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环境所给予大脑的反馈。更多的知识不是整合可以获取,仍然必须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去发现。人是一个与原初环境联网的系统。计算机只是与自身联网的系统。如果计算机需要与环境联网,它就必须先将环境中的物件进行技术性的网络化,诸如配置传感器。

 

整个社会系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模型。知识不存在为绝对真理,环境不存在为绝对环境,都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生命的本质,是环境的互动者。人工智能没有意识,也可以实现与环境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是有其局限性的。人工智能与环境的互动,本质上一种智能驱动的互动,而不是意识主体驱动的互动。

 

在“知识——环境适应(互动)者或知识食利者——环境”这一认知框架之中,我们应该引入社会学中的场域概念,来解释为生命所特有的意识。

 

即便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其事件背后也是有一个人作为终极法律责任承担者。

 

或许,大脑只是一个便于用户登陆的终端设备,数据或许储存在整个宇宙,或者宇宙的某个地方,或许不需要所谓储存,储存这个概念需要被一个更为强大的概念取代,更或许,每个大脑,其实跟一个量子的区别不大,都被赋予宇宙的自由意志……

 

关于分子生物学中细胞信息的延伸思考是:我们有着更大的概率是被设计出来的,进化论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而已。关于全息宇宙理论的延伸思考是:我们未必是自己的真身。量子物理学证明物质不过是类似冻结的能量。或许,此生此世不过是更长的真实生命的一个短暂瞬间。

 

附录:

 

1Tacit knowledge (as opposed to formal, codified or explicit knowledge) is the kind of knowledgethat is difficult to transfer to another person by means of writing it down or verbalizing it.

 

2)《庄子•外篇•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R. M. Rilke《杜依诺哀歌》:造物睁大眼睛注视着/敞开者。只有我们的眼睛/仿佛倒过来,将它团团围住/有如陷阱,围住它自由的出口。

 

R. M. Rilke1926年写给一位俄国读者的信中写道:动物的意识程度把动物投入世界,但动物没有每时每刻把自身置于世界的对立位置(我们人却是这样做的)。动物在世界中存在;我们人则站在世界面前,而这依靠的是我们的意识所特有的转折和强化。

 

李森:在我看来,我们一旦使用语言,一旦走上某中言说之途,造物作为敞开者就已经被语言的指向、语言的命名或表达所锁定。

 

3Situational awareness or situation awareness (SA) is the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events with respect to time or space,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ir meaning,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ir status after some variable has changed, such as time, or some other variable, such as a predetermined event. It is also a field of study concerned wi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 critical to decision-makers in complex, dynamic areas from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ship navigation, power plant operations, military command and control, and emergency services such as fire fighting and policing; to more ordinary but nevertheless complex tasks such as driving an automobile or riding a bicycle.

 

4Sensemak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give meaning to their collective experiences. It is often formally defined as "the ongoing ret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plausible images that rationalize what people are doing" (Weick, Sutcliffe, & Obstfeld, 2005, p. 409).

 

Klein, Moon, and Hoffman distinguish between situation awareness and sensemaking as follows:

3...situation awareness is about the knowledge state that's achievedeither knowledge of current data elements, or inferences drawn from these data, or predictions that can be made using these inferences. 4In contrast, sensemaking is about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these kinds of outcomes, the strategies, and the barriers encountered.

 

3In brief, sensemaking is viewed more as "a motivated, continuous effort to understand connections (which can be among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in order to anticipate their trajectories and act effectively",rather than the state of knowledge underlying situation awareness. 4Self-awareness is the capacity for introspection and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oneself as an individual separat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individuals.[

 

5)德国现象学哲学家E•胡塞尔认为:人的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并以其为目标的,意识活动的这种指向性和目的性即“意向性”。意向性,“作为对某物的意识”,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外部世界被人的意识的意向性光芒照亮之前是一片黑暗、一片混沌、没有意义和没有秩序的,只是当意识的意向性投射于外部事物,当外部事物成为意识的对象时,它们才有了意义和秩序。胡塞尔试图用意向性将以往认识论中互相分裂的主客体统一起来。在他看来,人的意识不是对外界的被动记录和复制,而是主动地认识和构造着世界,它不仅通过意向性接受外界事物的性质,而是将这些性质组织成统一的意识对象。

 

E•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意向性是一般体验领域的一个本质特征,因为一切体验在某种方式上均参与它。”“一项作用在与(例如)自然有关的方面,通过使质料活跃化和使自身与多重统一连续体及综合体相结合,以此来产生对某物的意识,即客体的客观统一性使它们能在复合体中一致地‘呈现’、‘显明’和‘理性’地被规定。”

柳宗元集(全四册)

作者:(唐)柳宗元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79-09-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