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告与网络传播系副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0年开始接触摄影,早期长于风光摄影和暗房特技制作,9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国外摄影理论的翻译和摄影理论的研究。迄今共有五十多幅艺术摄影作品获奖或入选影展,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四十多本,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其中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或省市级奖励。1999年和2001年两次获得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国家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四届组织奖第五届理论评论奖)。
内容简介
提到关于景的图像,是否你马上想到的就是那种很漂亮的明信片式的风光照片,或者在地理杂志上经常看到的逼真客观的精美图片?唯美表现或如实记录——不,这不该是它的惟一面目!让我们这套丛书给你一些不一样的图像吧。
人类生活、工作、玩乐的各个空间,就像一个个大舞台,人类在其中来来往往或喜或哀,空间从而不再只是客观独立的存在,成为人类情绪的载体;而“舞台”一瞬的凝固,便成一帧景。我们将这套丛书取名为“内心的景”,这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景,可以是客观的、物质化的,也可以是主观的、情绪化的,它可以是一种精神状态。而这套书的三个分册《自然精神》、《都市灵魂》、《室内剧情》它们的景的图像,来自三个不同的“舞台”——自然、都市、室内。
书中所选择的的摄影师来自世界各地,十分知名的大师在其中,不知名的新人在其中,惟一的选择标准是优秀而著名;书中所选择的图像拍摄于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带有人的痕迹,是个人化的——并非图像中必然有人的存在,这种“人的痕迹”来自人的情绪,来自人的眼光。一方面,它来自拍摄者的内心和他想要表现什么的强烈欲望,是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得到的结论,是个人主观审美的结晶;另一方面,它来自观看者的内心,来自观看者对图片的另一种个人化的感受和阐述;最后,它来自图片中存在着的人,这个人充当了表演者的角色。总之,作者选择的这些图像,可以用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来概括——它们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图像”。是的,我们每个人的。
在200余幅世界优秀摄影家的景观佳作中,我们彷佛看到一个个热衷于都市题材的摄影家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街头巷尾,或是支起三脚架,放上沉重的照相机,大张旗鼓地对都市“狂轰滥炸”;或是怀揣袖珍型照相机,不露声色的猎取都市的“声色犬马”。他们以对都市的强烈认同为前提,通过自己的视线,面对都市及都市人,流露出无所不在的都市人对都市生活的感受。书中所选择的的摄影师来自世界各地书中所选择的图像拍摄于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带有人的痕迹,是个人化的--并非图像中必然有人的存在,这种“人的痕迹”来自人的情绪,来自人的眼光。一方面,它来自拍摄者的内心和他想要表现什么的强烈欲望,是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得到的结论,是个人主观审美的结晶;另一方面,它来自观看者的内心,来自观看者对图片的另一种个人化的感受和阐述;最后,它来自图片中存在着的人,这个人充当了表演者的角色。总之,作者选择的这些图像,可以用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来概括--它们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