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晓和,男,1935年1月20日生于江苏镇江,祖籍贵州贵阳。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委员、苏联音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俄友好协会理事。
1946年在常州入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师从盛天洞主修小提琴。1947年在南京首次登台小提琴独奏。1949年4月在上海获儿童音乐比赛会小提琴头等奖。1949年9月入北京人民文工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前身)任独奏员和乐队队员。1950年5月在天津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先后师从储耀武、马思聪学习小提琴。1951年入选中国少年先锋队出国代表队任副队长兼队旗旗手,赴民主德国参加国际少先队夏令营活动。在国际夏令营当选营旗升旗手。
1953年考取留苏生,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1954年赴苏联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师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主修小提琴,师从谢尔盖•斯克列勃科夫主修音乐作品分析。1961年以优异成绩修毕理论-作曲系全部课程,通过国家考试和题为《论简单一部曲式》的论文答辩,被授予“音乐学家-理论家”资格。
1961年7月回国至今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先后主讲“曲式与作品分析”、“外国音乐名作”、“西方音乐通史”、“苏联音乐史”、“苏联音乐名作赏析”、“音乐风格理论”等课程;担任西方音乐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著作有《苏联音乐史》上卷(1917—1953)、《艺术研修——中外音乐美术欣赏》(外国音乐欣赏部分)、《心灵的回响——中外交响乐名曲赏析》、《外国音乐史简史》;论文有《旧制度灭亡的丧钟,新世纪诞生的凯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评介》、《俄罗斯英烈的心声——苏联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评介》、《时代•生活•思想•创作——纪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百周年》、《〈伊多美涅奥〉——莫扎特歌剧创作原则的初步体现》、《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音乐杰作——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剖析》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撰写关于西欧、俄罗斯和苏联音乐的重要条目;为《世界知识大词典》撰写全部外国音乐条目;为《现代音乐欣赏词典》撰写苏联作曲家及其作品条目。经常在报刊上发表音乐评论文章,在电台、电视台播讲外国音乐欣赏,在大专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外国音乐普及讲座。
1984年9月作为中国音乐舞蹈家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考察访问;1995年8—9月自费赴俄罗斯考察访问;2000年6—7月应邀出席伦敦第三届国际犹太音乐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2000年10—11月应邀出席格拉斯科纪念肖斯塔科维奇逝世25周年研讨会并作自由发言。
简历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辑出版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澳洲及远东名人录》(Who’s Who In Australia And The Far East)和《国际有成就的领先者》(International Leaders Achievenment)等辞书。
内容简介
《交响乐名曲赏析》这本书的主体内容(即第二编世界交响乐名曲赏析)是依据音乐历史上形成的重要风格流派来安排的。其中涉及了以下八个方面:1.巴罗克风格音乐;2.古典主义音乐;3.浪漫主义音乐;4.民族主义音乐;5.现实主义音乐;6.印象主义音乐;7.现代主义音乐;8.中国交响乐名曲。
此外,在系统介绍上述流派交响乐名曲之前,为了把读者引入交响乐殿堂,特别写了序论式的概述〈即第一编关于交响乐常识的问答),集中介绍有关交响乐的一般常识,以解除读者在初次接触交响乐时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此书既是面向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普及交响乐的通俗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普通高校交响乐赏析课的教材使用。不管是作为普及读物,还是作为课程教材,这都仅仅是关于交响乐的文字概括和介绍,是欣赏音乐的辅助材料,而绝对不能替代音乐本身。因此,希望读者一定要以聆昕音乐为主,在反复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去参照这本书,只有这样,才是恰当的。聆听音乐能积累感性知识,而读书可增强理性认识。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在感性的基础上提升到理性阶段,认识才是完整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还应该指出,本书关于乐曲的分析介绍仅仅是起一点引路的作用,提供一些聆听音乐时的背景材料,而绝无强加于读者的意图。本书仅对有关乐曲的情感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一些概括的提示,剩下的全靠读者在听音乐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投入感情,亲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