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礼

作者:熊春锦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
个人简介
熊春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总顾问。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称号。2014年,先后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等机构主办的第十一届教育家大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2014中国教育家年会授予“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和“2014年度中国教育领袖人物”荣誉称号。 主要著作:帛书《老子•德道经》校注、帛书《黄帝四经》(注音版)、《简帛<五行经>释解》、《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智》、《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礼》、《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东方治理学》、《中华国学道德根》、《国学道德经典导读》、《道德复兴论修身》、《道德教育贵修身》、《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医学》、《太极修身》、《幼儿教育概论》等专著,以及《黄帝四经·道法》、《老子思想在当代》、《五德益智养生》等音像作品。 主编著作:《德道行天下》(丛书)、《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小篆入门指导》、《小学经典读本6+1》、《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幼儿经典读本》、《中华德慧智经典楷篆对照本》,中华德慧智教育经典读本系列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系列丛书之《礼》。 在《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本书中简称为《信》)当中,我们已经对五德文化系统和本系列书籍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系列书籍以“论德”为主旨,包括论述修身性识形态与慧识形态的《德》,以及对五德的子系统进行分册论述的《信》《智》《礼》《义》《仁》,共六本专著。本书即属于五本分册论述专著之一。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做人修身的教育,是内圣外王的修身明德教育工程,蕴藏的是内成外就的幾学修身次第。在修身的次第层级中,立信(脾土)、启智(肾水)、明礼(心火)是做人修身的根本,是圣治生命内境不可违背的次第。内圣的关键在于信、智、礼三德的生成,外王的关键在于正义与仁爱二德的具备。“反也者,道之动也”,在先后研究探讨了信德土之修和智德水之修的基础上,水土具备,就需要继续探讨礼德火之修的内容,从而将黄老修身明德文化教育中内修圣治三德的内容完整地构建形成,以利于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顺利展开做人修身的实践,并且在社会和学校教育中全面完整地加以掌握和应用。 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定义,既诞生了慧识悊学文化的礼德,也包含着智识哲学文化的礼乐,还存在着意识哲学文化的泛礼。儒学将五德定义为五常,是以礼乐为标志而建立礼的理论和社会应用体系。只有在慧识悊学文化时期所诞生的修身明德学说中,才保留着礼的本质性定义——礼德。 礼,是仁义礼智信五德之一,五德之礼的自然能量属性是五行之火。礼火在人类的生命系统中归藏于心,具有光明和温煦的能量特征。礼,重在人体内环境的心修,包含修养心性品格和火德能量的调节以及行为的规范与整体升华三方面的内容。 礼,是人类有别于所有动物的根本标志。可以说,如果没有礼德的修持,没有礼火能量的运化,没有礼仪的制约规范,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分别。 礼既是人与动物的区别点,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有礼——有内在的礼德和外在的礼仪,就是一种文明的状态、文化的状态;没有礼的制约和规范,心中缺乏礼德的能量,缺失礼仪的修持,那么人的思想和思维也就处于一种野蛮和愚昧的状态。人类心灵中的善与恶、智慧与愚昧,都被“礼”所制约、所表达,所以“礼”决定着这个根本标志和分界线的存在。礼的强弱又决定着文明与野蛮、智慧与愚昧、善与恶的清晰度。礼德愈高尚、愈饱和,礼仪愈清晰,秉规持范度愈高,表现得就愈加文明。 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个区别点。礼,作为一种文明和文化现象,在中国的诞生非常久远,在甲骨文中有不止一种构型的礼。自古以来,东方中国就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礼是中华文明的典型象征之一。华夏中土由于诞生了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天人合一”文化和修身明德学做真人的教育,尊道贵德、敬天爱地的信仰贯穿与渗透于国家治理以及民众修身治事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系统性的精神准则和内修外治的行为仪轨,礼德的准则和内修外治的行为仪轨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古代《五行经》云:“豊型於内,胃之惪之行;不型於内,胃之行。”内圣外王当中的内修圣道,就是将信德的品格与品质植入脾内重新以德塑型,将智德的品格与品质植入肾内重新以德塑型,将礼德的品格与品质植入心内重新以德塑型,将义德的品格与品质植入肺内重新以德塑型,将仁德的品格与品质植入肝内重新以德塑型,成就内圣的品格与品质,从而指导外王的品行,使其符合天道的法则、规律、秩序。我们研究礼德,也就是要立足于内圣的目标,对其概念、定义的本义进行寻根探源,以此来分析礼在历史当中的应用现象,为当代人准确地进行礼德修身,合乎天道法则且行之有效地将礼应用于当代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当中,提供理论基础。 礼,分为礼的德行与礼的行为。德行是要施之于生命体内的,是影响深远的品质的再造和品格的重塑。行为,是大家都可以模仿着来施行的,既可以是真心实意地去做,也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假行,甚至是心里并不情愿地勉强去执行。就像社会上经常提倡的各种运动一样,某场运动来了,人们都可能会大张旗鼓地参与其中,但是风头一过,便会烟消云散,这就称之为“不型於内”的行为。 “豊型於内,胃之惪之行”,如果明白了古人所说的这句话,那么我们就会明白,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以礼治国治家治身的“内行”。因为礼是源自于我们生命内部的一种品质、品格以及品行,而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如果是像做运动一样地只去抓礼的外在行为,那就是不懂得生命教育的“外行”,难以真正全面彻底地解决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正像“礼仪之邦”这个美誉所显示的一样,我们虽然有礼的厚正文化传统,对于礼的重视程度在世界各民族中可谓无出其右,但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对于礼的认识和把握却并非十分理想,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偏斜。这种偏斜,就在于两千多年来,我们离开了以“德之行”为主体和中心的正途,而在过度注重“胃之行”的辅路上越走越远,也就不可避免地从礼的内行变成了外行。要想从礼的外行重新变成内行,就需要走进传统道德根文化,掌握礼的完整内涵。本书的重点内容,就是完整阐释礼的品质、品格、品行内涵,对礼德在内圣修身实现“明明德”和智转慧过程中的生理作用进行较为系统的解析,并择要介绍开展礼德修身实践的理法内容。 虽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曾经长期将礼作为治国指导方针的民族,但是,同传统文化当中的许多内容一样,当我们今天准备重新接续祖先们创造的礼仪文明,为当代文化建设增添光辉之时,首先面对的仍然是如何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定位和时代价值作出准确判断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那么礼仪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复兴,必定会难以避免陷入因定位不清、方略不明而造成的诸多乱象之中。 例如,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人们对于中华文化之礼的认识,已经处于极其矛盾的状态。对于大部分国民而言,礼属于“封建迷信”的一部分,早已失去了文化价值;在一些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眼中,礼仍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却苦于无法使其走入当代社会生活;而对于少部分持复古观点的人士而言,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当全力复兴,用来匡扶当代种种乱象。这种种观点之间的巨大差异,足以说明让礼重回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复杂状况。 以内行与外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礼乐治国文化或礼仪文明,我们也就能够产生许多新的认识。中国古代礼德修身文化与礼乐文化或称礼仪文明之间的关系,本来是根干与分枝的关系,礼德修身是根干,是目的,是向内的建设和升华;而礼乐和仪礼是分枝,是辅助,是向外的衍生和表达。将礼德的品格与品质植入心内重新以德塑型,通过修心修礼使礼火纯足而实现心光明,这才是中国古代礼乐和仪礼文化的初心。正是由于有礼德能量的内在支撑,中国古代礼乐和仪礼文化对内对外都具有直接而强烈的感召和教化作用。这才是“礼仪之邦”名扬天下的根源所在,是我们今天要把握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大系统论,讲究幾学整体论,无论是研究哪个学科、哪个系统,都要抓住整体而系统性地展开观察和分析。对于礼的研究而言,这个整体系统就是道,德,“德一”朴散而成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五行能量与五德品格所组成的幾学太极结构,和礼德对社会、历史以及每个人体内的作用力。这个整体系统是礼的根源所在,只有抓住这个大的系统,才能够看清礼的生机何来又何往,我们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解析和实践也才能走上正道,找到解答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结出修身治世实践的正果。 因此,礼乐文化或礼仪文明重生的关键,就在于要走进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深入到礼的本源之地,去寻找其中的修身明德文化奥秘,从而对礼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变异进行准确的时空定位和内涵定性,使礼回归修身明德之实,修正礼仪礼乐之华。只要完成了这一定位和定性,使礼仪文明具备文化基因的完整性,回归礼德修身的本义,那么具有修身明德和治人事天功能的礼仪文明就能够与现代世界的文化语境相适应、相融合,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体现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之《信》和《智》当中,我们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道德文化复兴的目标,对于立民信、启民智这两项基础工程进行了专题研究。本书的主题,即是从修身明德的层面,对于明礼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以服务于五德修身文化之礼这一返本归真的探索和实践。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谁在关注这本书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