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6年第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消费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增速高位趋缓,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市场价格稳定。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和本外币政策协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把握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和节奏,调节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二是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是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增强中央银行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四是进一步加大“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控制贷款增长,加强贷款结构调整。五是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六是继续推出一系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配套措施,上调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七是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拓宽对外金融投资渠道,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监管,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贷款增速有所回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2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基础货币余额6.6万亿元,同比增长8.9%;人民币贷款余额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货币市场利率运行趋于平稳。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987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690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087元人民币/美元。
初步预计,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注意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同时,采取着眼于中长期的综合性措施,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