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可创,联邦德国图宾根(Tuebingen)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博士、华东师大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员,欧美同学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文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投资咨询公司顾问和高级讲师。长期以来从事心理学,管理学研究和咨询指导工作。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际关系德调适,家庭教育、婚姻关系、自我心理保健等有特别研究。个人专著有《中国与德国青年价值取向德比较》(德语)、《研究性学习德国际视野》等。
李其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国家基本教育课程工作组成员,著有《德国教育》、《德国教学流派》、《西德教育与经济发展》等专著、译著和编著共18部,在国家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最新编译的《赫尔巴特文集》教育学第三卷、心理学第一卷即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教授曾于1983年至1985年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留学。
内容简介
基础教育,在这里包括进入大学之前的教育。从现代教育意义上,世界最早出现的是大学,如12世纪创立的波隆那大学,而基础教育则是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18世纪德国已提出普及小学教育的口号,但直到19世纪之后才真正开始提出实施普及基础教育的任务。发达国家于20世纪初先后普及小学教育,50年代以来先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许多人看来,基础教育就是教学生识字,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在许多发展指标中,特别是表时国力发展的构成中,只列“识字率”,读到几年级识多少字;在过去的现代化指标中,基础教育只重发燕尾服规模。显然,高科技的兴起,使我们对基础教育有了崭新的理解,21世纪的教育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教育精神。
本书谈的是德国基础教育。要了解德国今天的教育,就必须了解德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要解基础教育,就必须了解基础教育的承担者——教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另外,德国的部分职业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范畴,这也是也其他国家大相径庭的重要特色。因此,本书首先探讨德国教育的历史和一些著名的教育家的思想与教育实践,据此进一步研究德国的教育目标,并按教育的各个领域与大家共同分享德国教育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