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创造和形成,并反复出现、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民俗是活生生的一种文化事象,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它从古至今,从产生到传承并不断地发生着变异。民俗的发展、传承和变异,是构成民众生活文化史的主体与核心。民俗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民俗具有地域性、实用性、集体性、功利用、传承性和变异性等基本特点,民俗在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
我们选择徽州民俗这一特定的地域民俗作为自己的研究选题,其因有二:首先是徽州民俗极为富有地域特点。徽州地处安徽南部山区,与浙江、江西二省相邻,境内群山环抱,山谷纵横,“川谷崎岖,峰恋掩映,山多而地少”,兴在新安江和阊江等为数不多的河流与浙江和江西等邻省相通,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
选择徽州民俗作为研究课题,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研究如何沟通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的问题。通过徽州民俗这一个案研究,尝试在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与沟通的桥梁。我们知道,民俗是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有着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民俗中的优秀部分,“良风美俗”。尊老爱幼习俗,勤俭节约美德,患难相恤、团结御侮等良风美俗,直到今天还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