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志尚,男,1935年5月生于上海,汉族。1952年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毕业,1952-1956年在中央重工业部任科员。1956-1961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执教至今,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1987年,曾兼任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处长、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在还担任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任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列宁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人学基础理论研究。已发表哲学和人学论文一百多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七五”-“九五”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是两部专著的作者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获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曾负责编辑《马克思主义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两本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人学词典》的主编之一。
内容简介
人类认识史告诉我们,每一门科学的诞生都有一个过程。首先出现的是关于某一科学对象的零散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同其他多门科学的知识混在一起,而且这些知识瑕瑜互见,真伪难分。其次出现的是具有一定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即出现了关于某一科学对象的理论,但这些理论还缺乏足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当关于某一科学对象的真实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出现时,这门科学就诞生了,当然,所谓真实性或真理性、完整性都是相对的,都是一些过程;而且一门科学诞生以后,它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发展而经历或大或小的变化,永无止境。作为一门科学的人学可以说正处于方生未生之间。
人学的对象就是人,这个对象应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奇怪,思想家们从古至今不知发表了多少关于人的观点和理论,作为科学的人学却一直没有诞生,这可能是由于人自己研究自己时,自我意识太强,难于坚持客观的态度,所谓“当局者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指导,马克思本人也发表了丰富的人学思想,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学。中国理论界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自觉地把人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建设。20多年来,人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除了大量关于人学的论文和专著之外,也出版了几本表述人学的科学体系和人学思想史的专著,这些专著都是建立科学的人学的尝试,但像我们这套书那样把人学理论和人学史结合起来编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是建构人学的科学体系的一次新的尝试。
我们在研究人学的科学体系的过程中深感人学的科学体系的建构与人学史的关系十分密切,人学的大量内容要从人学史中摄取,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如何也要参考人学史中的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学史就是人学的科学体系萌芽、发育、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能把人学的理论和历史结合起来,形成一套书,也许能使人学科学的成熟性大大提高一步,并为高校的人学课程提供一套较完整的参考教材。这种想法得到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人学理论与历史》于1997年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立项。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大力支持,提供了出版资助。经过陈志尚、赵敦华、李中华三位主编和其他撰稿人员的辛勤努力,今天,《人学理论与历史》终以《人学原理》《西方人学观念史》《中国人学思想史》这三本书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眼前。
设想与设想的实现总是有距离的,这三本书并不能完整地体现人学的理论与历史。人学的历史应包括全世界各国的人学思想史,至少东方和西方的人学思想史。但我们在东方只讲了中国,在西方只讲了古希腊、古罗马和西欧,尤其是没有关于马克思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学思想的介绍与研究,这更是一个不小的缺陷。至于这三本书所展示的内容是否已臻完整、严密、成熟,仍然是可以商榷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三本书的出版总是一种新的尝试,这不仅表现在这种设计上,而且表现在每一本书的内容也各有其特色。每位主编对此均有所说明,我在这里就不多饶舌了。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人学研究的爱好者和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
这套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文放同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王新华同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办公室主任张兆民同志,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社科中心岳民英同志以及其他同志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谨代表编委会和全体作者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和指导,这套书是难以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