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流民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它主要有两种流动方式:一是结构性流动,这是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农民流动。即由第一产业部门流向第二、三产业部门;由第二产业部门流向第三产业部门,由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由种植业流向养殖业等。处于结构性流动过程中的流民,主要是以农业劳动为主的兼业农民,他们一般都从事一定的非农业的专业劳动,并经常流动于农业和工业之间。此外还有以农业劳动为主的盲流农民。这种农民一般都没有固定的非农业的劳动场所,他们经常流动于农村与城镇之间。这种形式的流民目前在我国居多数。二是区域性流动,这是农民在地域空间的流动。其流动的特点是由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流动;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镇流动;由本乡向他乡流动。这种区域空间的流动是经常发生的,从而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流动图景。
现代流民呈流量加大、流速加快之势。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流民,但当时规模数量不大。到80年代以后,流民数量骤增,流速加快。80年代初,我国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将近200万,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流民已达8000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民工潮”。现代流民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当然,流民的大量存在与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对此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应积极寻求对策。
现代流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不仅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涉及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探讨现代流民流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流量、流向、流速等问题,并寻求解决现代流民问题的对策,促使流民合理、有序、健康地流动,本书将对我国现代流民问题进行一番剖析和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