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世界中世纪史研究

作者:陈曦文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个人简介
陈曦文 女,1934年10月生,广东省东莞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7月毕业于师范大学历史系,1959——1961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1986——1987年为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在高校为本科生讲授《世界中世纪史》、《基督教史》为研究生讲授《中世纪史导论》、《中世纪史专题研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济发展史》、《基督教思想史》等课程。已培养硕士、博士生十多名。发表论著20余种。1982年和1992年两次参加编写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世界中古史》和《世界史·近代史编》,后者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英国都铎王朝史研究”课题中,参加主编项目成果《撷英集·英国都铎史研究》(1994年出版),撰写了专著《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与政策研究》(1995年出版),获北京新闻出版局优秀图书二等奖,《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1999年出版)。曾任历史系主任、研究所所长。1997年被国家教委聘为高校历史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授予“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内容简介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义的基础。消灭封建主义,归根到底是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破坏与它相联系的农民“份地制”(即农民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同时也受阶级斗争进程的影响,因而封建主义消灭的过程分别遵循不同的道路,在英国是从消灭农民的“份地制”开始的,它的典型表现就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出现在15世纪后叶,延续至17世纪末,另一个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前者是对农民份地的最初冲击,后者是最后消灭小农,使小农赖以存在的份地制彻底消灭。正当英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际,通过暴力手段剥夺个体农民的份地,使其中部分人转化为雇工,发展起来的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租地农场主阶级。在一定意义上说,16世纪前后的圈地运动是英国经济变革中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15世纪最后30余年至16世纪头10年,约当兰开斯特王朝结束至都铎王朝建立初期,是圈地运动第一个高潮的最初发动,马克思把它称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立基础的变革的序幕。“因此,弄清这个时期圈地运动的情况,分析它的性质和结果,是了解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瓦解和资本主义关系诞生的基石。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