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并有不同的流派、大量的乐曲和丰富的技法。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古筝在民间、宫廷中都有流传,但在各阶层的人士中,主要弹奏和传播古筝音乐的,还是地方上的民间艺人,这些人使古筝的音乐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特别是当地的戏曲、说唱及民间音乐相融合,结果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这些风格各异的古筝流派和音乐汇总成了中国古筝音乐的总体。
就目前所知,人们所能找到的、最早谈及古筝的文字记载,见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话:
“夫击瓮叩击,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击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据此,古筝音乐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在秦地流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流传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筝音乐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流传,以地方民间音乐风格为依据,不断地吸收地方民间音乐的营养。每个时代,不同地区的古筝家又将自己的创造和地方音乐的精华融人到古筝音乐的传统中去,使古筝音乐依靠民间自然的传承方式维持下来。各地古筝家对古筝音乐表现个性化特点的发展,使得古筝音乐形成以地方风格为依据的众多古筝流派成为现实。中国古筝音乐各流派的存在,是中国古筝丰富和多样化的象征。现今中国古筝的各个流派主要有以下几个: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内蒙筝派(雅托葛)和朝鲜筝派(伽椰琴)。
传统的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在中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些流派由于地域或语言的相近,在音乐上的交流比较频繁。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却又独立存在,有同有异,自成各具风格的流派。在使用传统乐谱方面,潮州筝用的是“二四”谱。这是早于“工尺”谱的一种古乐诗谱,它只能用潮州方言来念唱。而离潮州筝近在飓尺的客家筝,用的却是“工尺”谱。该谱用“官话”朗读,所以当地人都认为它是外来的记谱形式。其它的山东筝、河南筝和浙江筝派都毫无例外用的是“工尺”谱。在演奏方面,这些流派的古筝都有给声乐伴奏、演奏唱腔的传统。
在合奏时都有用原始谱、遵守合奏板数的习惯,在统一的音乐中,每个古筝演奏家都能跟着同步的主旋律和节奏走向自行选择自己乐器富于表现的音型,这也是每个乐手按照自己的特点演奏所造成的。民间古筝家演奏的是活生生的音乐,而不是死板的音符,这也为以后古筝独奏曲的形成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