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影感的强化无疑为阅读主体的“深度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所谓“深度解读”是指有着明确针对性,在本文和泛本文联系之中对影片潜抑话语与内在叙事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所作出的分析解说。电影、电视作为20世纪以及当今最为显性化的文艺形式,其作品层面十分丰富。其中个人化创作对人类生存及其历史与现实的哲学思考和镜语表现形式的个性化创造,构成了深度解说质地缜密的关注区域。布努艾尔、卢贝松、雷诺阿、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尔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电影历史上著名大师的作品,以及国别电影和“作者电影”性质的众多电影运动中涌现的优秀作品,构成了广泛深入的阅读层面。对影片艺术思想、形式策略、镜语方式的深入揭示是这一类影片深度读解的惯常性层面。深入阅读的进行将会逐步促成阅读主体“对话机制”的形成。而对于商业性的类型电影,“看懂”虽然不是问题,但类型电影内在模式、运作机制、工艺学环节以及更为深入与广泛的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联系中的深入阐释,同样构成了深度解读的可开掘层面。
“深度解读”的“对话机制”意味着一种充分内在化的互动关系的达成。阅读主体面对影像叙述能够理解其含义,明了其形式策略并整体启动审美玩味的主体机制,获得理性与情感(情绪)的认同与共振。以“电影神童”赖·维·法斯宾德的《莉莉·玛莲》为例,“对话机制”的功能性,不仅体现于对犹太指挥家罗伯特与通俗歌手维莉悲怆的爱情故事所构成的影片预定情节层面的理解,而且更侧重于对情节层面之下潜抑的深刻内涵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