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在大踏步地发展!城市面貌、GDP、外汇储备……的变化都令人震惊,但是,中国的音乐人口太少。近二十年来,家长们贡献出了(学音乐的)热情,音乐学子贡献出了热汗,老师、专家、媒体也都是一副热心肠。但是,中国的音乐人口太少。超女、型男,哈日、哈韩,搅动了社会的眼睛和神经,不可谓不热闹。但是,中国的音乐人口太少。与德国、俄罗斯等文化大国一比较,我们就明白:中国的音乐人口太少。
音乐人口不涉及计划生育,不需要注册、报户口,它无法用一个行政的“决定”来改变。但是,人人都晓得,它直接涉及人的素质、社会的和谐、全社会辛勤努力的目标和民族的前途。
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投入,即便(经济的)投入有了保证,还是有一个对音乐教育自身的认识和改善。首先,音乐的教育应当从乐理的纯技术的教学回归到音乐审美的主体;其次,音乐的教育应当从对天才的教育回归到对大多数人的积极影响(当然不是对技术、对天才的否定,这原本就是其中的一环)。为了这两个回归,需要在理论、方法、体制、师资、教材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发现,有所建树,有所提高。这些是笔者在撰写这本小册子时的一个目标。至于对教师、对家长、对学生、对教学的帮助有多大,这要看实践。
约翰·汤普森之值得尊敬,不在于市场效应,不在于拼凑一些可以哗众的材料;而在于他甘于离开舞台“消失”在堪萨斯的教室十五年,他用在教材中的创作和一些闪光的真知灼见,他用自己的步法走出的一条普及教育的路(其明确的目标是有些模仿者所不如的)。从汤普森身上我们看到先驱者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和缺陷统统贡献出来,才对后来人有更大的启迪,这种奉献精神并不因时代的进步或变化而显得“落伍”。
愿与更多的有志者一起来探讨大众素质提高对钢琴教育的要求这个有意义的命题,并为它做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