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蒋采苹,女,1934年生,河南省洛阳市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原工笔画室主任、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
1956年起,作品多次参加国仙外美展,并获金、银、优秀等奖项和被收藏。出版个人画集六种、技法书二种、主编各类技法书多种,发表关于重彩画及画材的学术论文多篇。
1977年任中国女画家代表团团长赴伦敦参加英中女画家联展。多次担任重要美展评委。先后出访欧、美、亚洲十余国考察世界美术。
1998年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主持。
内容简介
作者开始明白作者为什么到了60岁才注意到苍老的美了。前几年有个电视连续剧,尽管作者不是十分欣赏那个故事(一位女演员,因病不能再登台演出而去教学员),但作者欣赏剧中女主人公最后的台词,大意是:作者曾经努力过,虽然不能再演戏,但作者心里很踏实。说得好,生命是否有意义在于一生中有没有去努力追求过,并不全在于最终有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努力本身对于生命是更可贵的。正如一片枯荷叶在生命的最后还能显示出它的顽强和辉煌一样。绘画中的形式美感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这种形式美感中没有包含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感,它的美就是浮浅的。没有内涵的美是不能给人们以久远的回味的。
自从作者明确地认识到苍老的美以后,作者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就变了。1994年4月作者在南京天王府花园游览时,偶然发现一个楔形角落里有一株老芭蕉。因为它藏在一个风吹不到的地方,所以头一年秋天的枯叶没有被风吹跑,也没有被人清理掉。老芭蕉约四五米高,它的枯叶全垂下来而且很完整。作者第一眼的印象是它们像金箔包成的软雕塑,真是雄赳赳、金灿灿。作者心为之所动,立刻拍了几幅照片。但回去却发现没有装胶卷,太遗憾了。过了两三天,作者心里放不下,又去了天王府花园,找到那棵老芭蕉,它更令作者惊奇,原来它的老干上面又发出了两片嫩绿的新叶,新和老、金和绿,景象更加奇妙。作者驻足很久,作者想大自然真是可钦可佩,它居然为自己树立了一座金色的纪念碑。回到北京,作者画了四幅老芭蕉的画,题为:《霜日》、《轮回》、《老芭蕉》、《月下芭蕉》,似乎还未达意,也许还会再画下去。
作者在近几年的创作中发现了大自然的美——无论春夏与秋冬。作者最近画的工笔花卉比工笔人物还多,的确作者发现了更多的生命的意义。有人说,你开拓了花鸟画的新境界。这是溢美之词。但是作者的确为作者自己能发现并表现出生命的更深层的含义而兴奋,作者的心开阔了,作者的眼界也开阔了。作者感觉工作起来更自信,作者还想继续将自己放置在与年轻画家同一起跑线上。生命的辉煌在于去努力、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