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英美法系国家“一元董事会”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元董事会”的特点是董事会集决策权与监督权于一身。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力不断扩大,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董事会,使得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弱化,出现了普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为此,英美法系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对“一元董事会 ”模式进行了改良性制度创新,在不改变“一元制”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外部独立董事来强化董事会的监督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据DELI)2000年调查,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财富》500强企业董事会成员平均11人,其中独立董事平均9人;标准普尔500指数的1164家公司中,独立董事比例为62.2%。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股份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当时的公司制度采用的是大陆法系“二元制”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在董事会之外另设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
从十几年的实践来看,中国“二元制”下的监事会监督效果,与制度设计者的初衷相云甚远,因而学术界近几年关于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这种呼声最终在2001年8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得到体现。《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有l/3以上为独立董事”。将英美法系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大陆法系的公司治理中,实际上这可看作是一种制度嫁接。这种制度嫁接可能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效果:1.最优效果,制度嫁接成功。中国的公司治理实现改良性制度创新。新的董事会结构中,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实现对公司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同时对公司决策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这种效果无疑是制度设计者的最优目标。2.次优效果,制度嫁接比较成功。公司治理成功地实现制度转轨。监事会的职能逐渐萎缩,独立董事逐步取代监事会的职能,并在实践中逐步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中国的公司治理实际上成为一元董事会结构,虽然无法避免其固有缺点,但相对于无效的二元结构,仍不失为一种次优结果。3.非优结果,制度嫁接失败。独立董事虽然大量进入董事会,但同监事在职能上会有冲突,造成监督权的混乱;或者,独立董事无法有效行权,“内部人控制”得不到缓解;甚至由于独立董事对企业营运管理的生疏,造成董事会决策资源损失,决策科学性下降。这无疑是制度设计者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而且许多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笔者的选题正是在前人大量有参考价值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该课题研究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1.对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从而了解国内外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2.构建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体系,从而为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和设计、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探寻理论渊源。3.对国(境)外两种不同法律体系条件下(“一元法系”和“大陆法系” 即“二元法系”)独立董事制度的典型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和国外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比较,从而探寻独立董事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4.对独立董事制度用博弈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构建博弈模型,这在分析的视角上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从而使独立董事制度的分析比较深入,进而有助于加深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解。5.对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从2002年和2003年上市公司中选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数量经济的计算机分析软件(Eviews3.1)进行分析,探寻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效果及其程度,找出中国独立董事的基本态势。6.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目标模式,提出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中国应选择目标模式三。这个目标模式,笔者把它称为综合型独立董事制度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有其可行性:一方面,引进了比较有效的独立董事及其委员会制度;另一方面,符合现行的公司法律规范,实施难度小。在短期内一股独大和董事长兼总经理等问题不会有很大改观的情况下,引入外部监督力量,能发挥较好的监督作用。当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履行监督职能,肯定监督成本过高。从长远看,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应逐步缩小监事会职能,加强独立董事职能,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4.完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建议:(1)完善独立董事运行机制。注重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重视独立董事召集人的作用;建立独立董事与股东的联系渠道;改进独立董事的提名和选举办法;进一步明确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方式。(2)建立有效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逐步进行股权结构的调整;为中小股东更方便地参与公司治理创造条件。(3)制定独立董事法,构建执业准则。(4)建立独立董事的行业自律体系。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成立独立董事事务所。(5)完善独立董事责任与保障机制。责任与薪酬挂钩;健全独立董事的保险机制。(6)营造诚信的外部环境。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还很多,如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体系的架构,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等制度环境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绩效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体系架构,独立董事制度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协调和整合,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所需要的制度环境等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