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仁达;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学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曾任多伦多多媒体告公司艺术指导;多伦多有线电视台节目监制;香港电影公司电影策划。现从事有线电视媒体企业形象设计指导及美术管理工作。曾分别在多伦多、香港和台湾举办摄影、绢印版画个展及联展。作品被加拿大福特汽车公司艺术基金会、安大略艺术学院及私人收藏。
内容简介
毕加索、罗特列克、萨特、海明威……
他们在巴黎的足迹……
巴黎,是世界上少数拒绝转变的城市之一,我很乐意见到她的执著,善变不是我喜欢见到的特性。
1972年.受到法国“六八革命”的影响,我跟一群“愤怒青年”老远跑到巴黎朝圣。即使当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托洛斯基的著作上,我还是依稀品尝到巴黎的沧桑手口顽固。
是的.我们那时只能品尝到无形的巴黎,有形的巴黎对我们这批穷小子来说太奢侈了,去咖啡馆坐下来喝要法郎1元2角一杯,站在Bar台前要7角,你还用猜我们是坐着喝还是站着喝吗?
在学生云集的拉丁区,我们常常要肯定自己是站在“左岸”(你知道。刚到巴黎的人不容易分得出“左岸”还是“右岸”),然后到处寻找当年学生从道路上掘出石头对抗防暴警察的痕迹。当然找不到了.便走过去看看那位连样子也有点像爱因斯坦的书店店主。书,是永远买不起的了——站着看完一轮书后又再去Bar台喝咖啡,这次只能喝小杯的……
但是巴黎的Cafe真的很有趣,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了Cafe, 巴黎人(在这个意义上.全部的法国人)怎样活下去。有人说巴黎的街灯柱很有个性,好像每一根灯柱后面都隐藏着一段小故事;我说:是的,是的,那是Cafe,海明威、莎士比亚的书吧!我同意,真的。
黄仁达兄比我晚3年到了巴黎,我很高兴他终于决定把这些书籍公诸于世;当然,我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实地考察更有味道,如果是这样,仁达兄的这本书就当作是指南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