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翀,男,1955年5月出生,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系,1978~1981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1~1985年在中山大学任助教(1981年)、讲师(1983年),1985~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8~2000年在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任副教授(1988年)、教授(1992年)。1992~1993年到美国密执安州大学进修。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1月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任教。2002年2月~5月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进修。
担任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市场、投资学等课程的教学。个人出版学术著作15部,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7项。
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中青年专家、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
内容简介
在19世纪50年代末期,马克思曾准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标题下,分六册著作来阐述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成果,其中第五、六册分别是《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但是,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没有能够完成他的写作计划。建立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成为了马克思的遗愿。本书试图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本书从国际分工出发,通过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和国际垄断价格等范畴,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流向,分析了生产要素和竞争优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探讨了组织内、产业内和企业内贸易的现象,剖析了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格局,最后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研究了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历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