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董念清,男,甘肃通渭人。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199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主要著作:《航空法判例与学理研究》(独著)、《航空法教程》(合著)、《新编经济法教程》(主编)、《经济纠纷的预防与对策》(主讲,VCD法律讲座光盘,12张)、《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合著,该书获第11届孙台方经济学奖)、《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合著)等。
内容简介
中国航空运输的发展带动了中国航空法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自1996年实施以来,迄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十余年问,中国的航空运输业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航空法律制度又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本书的每一个小小的案例,去回顾、考察这十余年的历程。
本书收集了二十多个航空运输中发生的案例,探讨了航空运输中十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其中一个问题里面,少则有一两个案例,多则有七八个案例。这些案例均是这些年发生的小案例。说它小,一是因为它很普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说不定哪天我们自己就会遇到;二是案情简单,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用花很大的心思去弄清楚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但它透露、反映或者说折射出的问题却并不小,甚至是很大的问题。比如,“机票退票费该收多少?”,表面看是该收多少退票费,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民航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民航票价问题。并且,这些小案例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法院二审的案子。因此,这些案例并不小,而是重大的、有影响的、典型的案例,足以反映我国民航运输业发展的历程,是我国航空法律制度发展变化的记录。另外三个问题则是三篇专题研究文章,一篇分析了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一篇论述了航空法中的民事管辖权,一篇是对欧盟261/2004号条例的评论。
本书与其他案例书不同。首先,笔者尽可能地将每一个案例的全貌展现给读者。在本书中,展现给读者的不只是一个案情的摘要和法院查明的事实,而且有原被告双方的陈述,还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案情,理解法院的判决,同时促使读者去思考。例如,“祸从天降——飞机坠地致人死亡怎么赔?”一文,交代清楚受害者与原告的关系非常必要,只有读者在明白受害
者是原告的独生女、新婚妻子的时候,才能理解原告所受到的痛苦,也才能更好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如法院的判赔额,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问题,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的国际与国内法律制度的完善。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本书不是对案例简单的介绍和评析,而是借助于案例来引出要讨论的问题,在每一个案例中,倾注了笔者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每一个案例就是一个专题研究。字数基本在一万左右,单独出来,就是一篇学术论文。再次,本书基本上在每一专题下面提供了一至两篇相关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在加深理解、掌握更多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最后,本书在关注个案的同时,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另外一些问题,如中国航空法律制度与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等。
本书在结构上,基本沿袭了笔者《航空法判例与学理研究》一书的体例,每一个主题由“案情”、“法院分析与判决”、“学理研究”、“相关链接”四部分组成。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各取所需”。如果只想了解一下基本案情,可以浏览一下“案情”和“法院分析与判决”;如果想深入地了解,就需要阅读“学理研究”。“学理研究”是笔者用功最多的地方,从立法到司法、国内到国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阅读“学理研究”。
“相关链接”是新增加的内容,是《航空法判例与学理研究》一书所没有的,它提供进一步的延伸阅读,在这里可以看到类似的案例或与讨论的主题相关的资料。
这一个个的小“故事”,虽然不能说个个趣味横生、引人人胜,但阅读起来并不枯燥,它们是中国民航法治的缩影。如果这一个个的小“故事”能引起你对相关问题的思考,那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最后,借用徐爱国先生的话来表达我的心愿:
法律不是法律专家们的专利,法律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当社会一般民众了解了法律,可以依照法律的原理来处理自己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法律的生命才会持久,法律的智慧才得以延续。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