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枬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21年11月29日生于四川富顺。194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会主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那就是: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我把书名取为《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意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写了不少文章,千言万语,可以归结为这句话: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所以我就趁北师大出版社约我出版专题论文集之机,把有关文章编纂起来。关于哲学学科建设,我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不妨一吐。
哲学的学科建设实际上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形态。20世纪80年代,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哲学学科建设即已摆到哲学界的首位,但其中有些观点的流行并不利于新形态的构建。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哲学体系问题是教条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行动、实践的指南,而不是学院中的学科体系。另一种观点倒是十分重视思想体系,但对传统的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而主张以全新的体系取代之。也有不少学者主张以传统的体系为起点,在吸收其长处避免其短处的基础上,以时代和科学发展为依据,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但这股力量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发挥有组织的强大力量。这样,二十多年来哲学学科建设的效果不明显。这种状况应该引起哲学界的重视。我想就此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哲学学科建设刻不容缓。学科建设决不仅仅是学院教师们的教学需要,乃是人类认识史、科学史发展的重要环节。人类认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为了实践的需要不断扩大和深入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也是人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分门别类的科学不断萌芽、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各种学科决不是一盘散沙,到今天已大致形成了一座金字塔式的科学体系,虽然它不够完整严密。如果把它比喻成由一块块巨石砌成的金字塔,那么,可以看得出来,有不少地方是空的,有的巨石歪斜不稳,有的巨石边界模糊,特别令人不安的是它的顶尖是什么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人们可以同意它是哲学,问题是:它是什么哲学?世界观(本体论)还是认识论,或是实践论,或是人的哲学,或是方法论?它是哪派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逻辑实证主义,或是存在主义,或是实用主义,或是后现代主义?钱学森院士认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他的观点不但不为西方哲学家所认同,也不为许多中国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认同。总而言之,由于哲学还没有形成为科学,遂使今天科学体系的塔尖扑朔迷离,隐藏于云遮雾障之中。科学发展到今天,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走到形成为科学的时候了,而这有待于哲学学科的建设。
二、学术界已经认同哲学的学科性质,这是哲学学科建设的可喜的起点。哲学已经出现两千多年了,可以说是最老的学科之一,但令人难解的是,至今没有一个相对认同的定义,对哲学的对象也人言人殊。不过它是一门学科,人们实际上是承认的。世界各国大学里均有哲学这门或这类课程,总有哲学系或哲学研究所这类以哲学学科命名的教学科研机构。我国国家教育部门的专业目录中,图书馆分类目录中,打头的学科就是哲学。看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如何是得到公认的。这就是一个对哲学进行学科建设的起点,因为既然公认哲学是一门学科,人们对它的对象和范围总有一定的共同理解,其内容总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发展下去它就可能成为一门科学。
三、把哲学作为科学来建设时机已经到来。学科必然迟早成为科学。在马克思主义者内部来说,哲学曾经一度成为科学,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过去的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大家都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它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但这一点并未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承认。
苏东社会主义失败后,这一点在这些国家里也被否定了。即使在今天的中国,虽然多数人还坚持这一点,但已有很多人,包括不少过去承认这一点的人,不再承认了。如果说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条件之一是全世界多数学者的承认,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还不曾满足这个条件。但是我认为时至今天,把哲学作为科学来建设的时机还是到来了。也许要等世界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哲学才能最终成为科学,但这并不妨碍在此之前已经在作为科学来建设。
有几个条件说明时机已经到来: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在150年来进行了一次把哲学变成科学的尝试,无论它有多大程度的成功,都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实验,它的经验教训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为哲学的科学化提供足够的思想资料。三是哲学界对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长期研究,达成了若干共识,这为建构21世纪哲学的科学形态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总而言之,尽管在哲学学科建设上仍然是意见分歧,莫衷一是,但其中隐隐出现的一股强劲的推动哲学成为科学的力量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随着哲学前进的步伐前进,就不免染上了系统化的色彩,写了若干关于哲学学科建设的文章,本文集就是由这类文章编纂而成的。本文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从理论上探讨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和从历史上探讨哲学作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下篇是对作为科学的若干哲学原理的论述和发挥。本文集大致可以表明我二十多年来关于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努力。
有一种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流行观点,认为西方文化重分析,中国文化重综合;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是分门别类的研究,中国文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是整体把握,这是中国文化的优点,西方现代文化也正是从分析研究转向综合研究。不能说这种观点没有道理,中西文化确实各有特点,但如果认为中国的特点是优点而不是弱点,西方的特点是弱点而不是优点,则有失偏颇了。中国传统文化片面强调整体研究而忽视分门别类的研究,正是它的一个重大缺点。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开始学习西方,逐渐开展分科教育,对客观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正是在弥补这个缺点,我们今天才有日益接近世界文化水平的灿烂文化。把哲学作为科学来建设正是这一历史大潮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它和其他学科建设好了,我们才能整体理解和掌握人类科学体系这个整体,何况哲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整体研究、综合研究。实际上任何一门科学既是一种分科研究、微观研究,而在其对象范围内又是一种宏观研究、综合研究。分与合,分析与综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不能分裂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我们的研究必要时有所侧重而已。任何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甚至否定另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哲学学科尤其应该贯穿这种分与合相结合的精神。
我希望这本论文集对哲学学科建设能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