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熊继洲,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秘书长、金融学教授;曾长期从事财政、金融方面的实际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金融研究》、《财政研究》、《金融时报》(理论版)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著作多部。
内容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两低一高”(资本充足率低、资源配置效率低、不良资产占比高)问题,一方面影响着进入货币经济时代中国的GDP增长,使通过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愿望难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民族银行业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7年后外资银行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带来的巨大冲击。对主要依托间接融资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国而言,国有商业银行可谓任重道远。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采取“放权让利”、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方式,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结果不甚理想。“放权让利”后短期行为凸现;补充资本金后资本充足率又不断下降;债转股后不良资产又开始积累,而且是大面积的,二次剥离呼声又起。这就让人们不得不从体制的源头来考虑,必须从体制再造上来防范和控制这些弊端,而不仅仅是“技术模仿”。
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的时候,我遵循的是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的分析方法,并辅以历史和一般均衡分析。为了深刻剖析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弊端之根源,我首先对成熟市场经济体中的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及其特征作了深入探讨,得出商业银行成长最终收敛于现代公司制度这一重要命题,并将此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逻辑主线。正因为现代商业银行体制特征集中体现在现代公司制度上,所以需要用现代公司理论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