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的场景,正如书名所示,坐落于一向为文雅的上流社会所不齿的一个种族之中;那是个来自异域的种族,他们的祖先生长于赤道烈日之下,从本土带来迥异于专横跋扈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性格,并将其传留给后代子孙,因而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后者的误解和蔑视。
然而,美好的一天终于露出曙光。当代文学、诗歌和艺术的感染力与基督教“仁爱为怀”的伟大主旋律日趋和谐一致。
诗人、画家和艺术家们都在探索和着力描绘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仁爱行为;在小说的魅力下,微言大义,润物无声,传播仁慈博爱思想,对于基督教伟大的博爱精神的发展极为有利。
仁爱的手臂伸向四面八方,发掘不平,匡扶正义,抚慰贫苦,把卑贱、受压迫和被遗忘者的际遇公诸于世,以博得世人的同情。在这一广泛运动中,人们终于记起了非洲;非洲,在人类早期的蒙昧时代,曾开创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然而,近几百年来,她却倒在文明而信奉基督的人类的脚下,流汗流血,徒劳地乞求怜悯。
不过,作为她的征服者和狠心的主人,那个强势民族终于对她发了善心;人们已经认识到,对一切国家而言,保护弱小比欺凌弱小高尚得多。感谢上帝,奴隶贸易终于在这个世界上寿终正寝了!
本书旨在激发人们对生活在我们之中的非洲裔人的同情;揭露他们在奴隶制度下遭遇到的种种不平和痛苦——在这一残暴不公的制度下,就连深切同情他们的人所能试图为他们做的善行也遭遇挫折和禁止。
与此同时,作者可以诚恳地说明:对于许多往往并非本身过错而和法定的奴隶关系的苦恼和窘境有所牵连的人们,作者不抱任何敌意。
经验向作者表明,思想高尚、宅心仁厚的人往往也被卷入这种窘境之中;然而,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从这样一部书中所能了解到的奴隶制度的罪恶,远远不及全部难以言状的罪恶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