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列花鸟画的重视程度。
宋代初期的花鸟画,主要是继承了五代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黄筌“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统治着画坛近百年。到了北宋中期,随着崔白、赵昌、易元吉等在花鸟画坛的崭露头角,以他们生动活泼的画风,打破了黄家蚕贵体系的垄断,为宫廷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列绘画的特殊爱好,在他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画院得到空前发展,宫廷花鸟画达到颠峰,此风锦延至南宋宫廷,花鸟画的创作长盛不衰。当时著名的花鸟画家有李迪、林椿、法常等,还有一些人物、山水画家亦兼擅花鸟,如:李嵩、马远、马麟、梁楷等人,还有一些佚名的花鸟画作品,虽多为圆形、方形的小幅,但构图简洁、主题突出、描绘精密,是南宋花鸟画中较富特色的部分。同时以拟人化手法写梅兰竹菊,表现其高洁、
坚忍、卓然不群的“君子”品格,由于深受文人喜爱而成为流行的花鸟画题材。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主张绘画和文学结合,借笔下的墨竹抒发个人情感。画墨梅的扬补之、画墨兰的郑思肖、画兰竹的赵孟坚诗、书、画结合,成为文人画的中坚,对元明清时期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与绘画理论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