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课题组的刘军是我的学生,要我为他们的《向文化要发展:西盟佤族经济文化现象透析》一书作序。读罢书稿,颇有感慨,受书稿启发,写就如下文字代为序。
就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发展境况而言,思茅市犹如云南的缩影,而西盟县的贫困则是思茅的典型。西盟全县处于整体贫困状态,每10个人中,有7个佤族,而每10个佤族人口中,有7个处于贫困之中。政府的扶贫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扶贫难度日增,资金供需矛盾加剧;另一方面,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文化现象,进一步促使扶贫投入产出失衡,往往存在着“十分投入却只有一分回报”的现象。
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并不是新发现,人们早有“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认识和实践。该项研究成果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回顾西盟佤族自治县50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通过划分佤族的传统文化和现行文化,把对问题的认识引向了深入。他们认为,西盟佤族现行文化制约发展的问题,主要是三大类问题交织在一起。其一,由于时代发展的张力,造成民族现行文化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断裂。其二,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相对封闭和单质,使其缺乏对外交流、补足断层的机会,能力发展不足,文化自觉的良性机制难以形成。其三,制度安排的原因,社会孤岛与文化孤岛长期没有打开。”事实上,其中包含着更多更深的问题,包含着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的冲突、保护文化多样性与加速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理论矛盾等。此外,还包含着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西盟这样的“少边穷”地区的文化供给不足,亦即政策与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