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永林:研究员,1950年中法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1951年以来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研究室从事蝗虫学和生态学研究。曾发现蝗虫新属种(昌都藏蝗)和新亚种(西藏飞蝗)。在根除东亚飞蝗蝗害的理论形成、实践、总结与3/4蝗区基本得到治理和粘虫越冬北界及季节性迁飞规律以及黄渤海迁飞昆虫的首次发现与观察等研究均作出突出贡献。60年代后,开创了草原蝗虫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研究。“八五”和“九五”期间,主持了“我国主要动物类群、陆生昆虫生态适应性机理和胁迫生态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近年,与国家气候中心合作,开拓了中国历史蝗灾记录、蝗虫发生动态和历史气候条件演变相互影响作用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佐证。有关研究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改治结合,根除蝗害)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二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蝗虫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东亚飞蝗生态、生理学等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根治蝗害中的意义)、三等奖(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以及科技进步奖、技术改进奖等共工9项。执笔的“中国科学院1986-2000年生态学规划”和“未来生态学”预测对我国生态学发展均有指导意义。培养硕士和博士各3位,蝗虫分类、生态学家10余位。发表论文120篇,出版专著13本(含合作),代表性著作如《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 (1965)、《新疆的蝗虫及其防治》(1980)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我国重要蝗虫及蝗灾生态学治理的古今主要成就。全书分十章:第一章介绍蝗虫种类、区系、分布特点,重要蝗种危害特点。第二章介绍我国古代的蝗虫名称、蝗虫发生地与蝗神庙的分布以及历代蝗灾发生情景简述。第三章介绍我国飞蝗三亚种的识别、分布及其发生生境、蝗区的概念、类型、结构、形成和飞蝗生物学特性以及飞蝗种群的发生动态。第四章阐述我国草原不同类型的蝗虫区系种类分布、栖境选择、生态位、群落演替规律和优势蝗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第五、六章分别介绍我国稻田与竹林主要有害蝗种的识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第七章提出“蝗虫灾害学和灾害体系新概念”、蝗灾发生特点、规律及主要研究内容。第八章阐述我国古代蝗灾治理的法规、策略、方法以及近代有关飞蝗灾害的生态学治理方针、对策、效益和草原蝗害的生态学治理途径。第九章简要介绍国际蝗虫研究与治蝗进展。第十章系统简述记载始于商代至今的蝗虫研究、蝗灾发生和治理的重要史事提要以作本书的小结。
本书可供生物学、昆虫学、蝗虫学、昆虫生态学、植物保护学、环境保护学、灾害学等研究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讲授上述有关课程人员参考,以及全国农林牧业植物保护站、测报站、病虫害防治站和决策管理部门备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