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素有中国国瓷之称的青花瓷器,自唐代创烧以来,经宋代的缓慢发展,至元代完全成熟,明清以后成为景德镇彩瓷生产的主流。清代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经历晚明至清初暂短的萧条后迅速崛起,。产品数量之大,质量之精,行销泛围之广,均达到光辉的顶峰。正如清人陈浏在《陶雅》中所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收藏1000余件康熙青花瓷器,与清代其它时期的瓷器相比较,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精,在有清一代独领风骚,充分展示了“独步本朝”的时代特征。
圣祖康熙皇帝8岁即位,16岁亲政,在长达61年的统治时期,对瓷器烧造所投八的心血,远远地超出明代君王,制作出一大批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青花瓷精品。清代康熙御窑厂开始以督窑官吏的姓氏来称呼,著名的有臧窑和郎窑。1680年至1688年(康熙十九至二十七年)清廷派遣工部郎中臧应选到景德镇御窑督造,此时御窑称为臧窑。《景德镇陶录》日:“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土埴腻、质莹薄,诸色具备。”郎窑是指1705至1721年(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御窑时出产的瓷。臧窑与郎窑都十分擅长仿制宣德、成化朝的青花瓷器。亦如《饮流斋说瓷》所云;“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