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琳清,1931年3月生,山西清徐人。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业绩:讲授作物育种学,1970年至今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等。45年来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和杂种优势研究,是小麦农大139等十个北方主栽品种主要选育人之一;最先研究确认中国首次发现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连续15年主持农业部重点项目农作物辐射遗传育种及其机理研究,育成原冬3号等5个小麦新品种,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研究提出了辐射诱变改良作物的综合技术并应用于育种,明显提高了育种效率和水平;参编13部著作,主编《诱发突变与作物改良》,是中国第一部辐射育种和核农学专著《植物诱变有种学》及《核农学导论》第一副主编;发表论文70余篇。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讲学。科学访问等活动,对中国辐射育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并起草了"粮棉油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基础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近期获部级科技改进和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秀兰,女,1956年11月出生。研究员。现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副理事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从事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和辐照加工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资源开发局多种经营专项、农业部跨越计划、江苏省农业高技术、江苏省三项工程、江苏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多项重大课题。主持育成水稻和小麦新品种11个,先后获国家、省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或全只得发展作物突变育种科技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两部。1997、1998年分别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十大女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小麦突变育种理论及实践的最新进展。内容涉及小麦生物学、小麦遗传学、小麦育种学以及辐射生物学等领域。全书共10章。第一章至第二章主要介绍小麦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基础知识;第三章介绍小麦的遗传改进途径和小麦诱发突变遗传改进的成就和发展;第四章介绍诱发突变所使用的物理诱变因素和化学诱变剂;第五章至第六章介绍如何选择诱变亲本材料、诱发突变的选育方法和程序以及如何选择和鉴定突变;第七章介绍小麦主要性状的突变改良;第八章介绍小麦突变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最后两章介绍提高诱变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如何拓宽利用诱发突变进行种质创新,书末阐述了小麦突变育种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本书可供从事核农学、遗传学、育种学以及辐射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院校师生及生产实践人员参考。